滕王阁诗
〔唐〕
滕王高阁临江渚(1),佩玉鸣鸾(2)罢歌舞。
高高的滕王阁,下临赣江。那些贵人身挂琳琅佩玉,坐着鸾铃鸣响的车马,前来阁上参加歌舞宴会的繁华场面,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画栋(1)朝飞南浦(2)云,珠帘暮卷西山(3)雨。
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的浮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细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1),物换星移(2)几度秋。
云影倒映在大江中,日日悠悠不尽,物换星移,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
阁中帝子(1)今何在?槛(2)外长江空自流。
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江水空自流淌,日夜不息。
小提示:王勃《滕王阁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滕王阁》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颔联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表现了阁的高峻;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尾联;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全诗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笔意纵横,穷形尽象,语言凝练,感慨遥深。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675年9月
创作背景
滕王阁为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为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边新建西章江门上,俯视远望,视野均极开阔。李元婴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诗人王勃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都督阎伯舆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相关诗词
-
滕王阁
有客舣棹游南昌,三度访古悲沧桑。眼前突兀忽见此,依然高阁閒滕王。昨由机船溯扬子,一日千里来浔阳。天时人事偶然耳,岂必神助邀马当。伟哉东南擅名胜,嵯峨杰构遥相望。题诗黄鹤有崔颢,七字压倒李白狂。岳阳作记念忧乐,希文道德兼文章。地以人传倘举例,子安一序敢...
-
滕王阁
落日孤舟一笛风,愁看江阁化虚空。滕王歌舞渔樵外,唐代文章草树中。山接匡庐争秀爽,水通彭蠡共朝宗。三王芳躅无人继,咏罢新诗思不穷。
-
滕王阁次韵
滕王高阁楚江崖,此日来游夙愿谐。远近山川供酒案,古今人物在诗牌。乾坤有意留陈迹,岁月无情感壮怀。欲借梅仙黄鹤去,五云深处拜尧阶。
-
丙午岁正月七日李大参德馨邀余偕宪副冯佩之佥宪庄仪甫为同年会燕于滕王阁相与联句四首·其四
暂得闲时且着闲,春风联辔出南关。花光草色熏人醉,酒债诗逋破客颜。浮世功名真梦幻,同年约会亦艰艰。滕王阁上登临地,再拟明年此看山。
-
初八日人事少闲命车出游因以寻诗首访滕王阁纷然屠沽思为之败已过东湖得孺子亭亭阁幽邃乃陈阜卿复作者一时诗板甚多择数知名句录之
细雨微风湖上亭,柳深荷密竞青青。生平漫与形神接,客里孤游耳目醒。题咏纷纭几诗板,画图零落半幽屏。像祠只在荒墩外,小复舆篮更一经。
-
贺新郎·赋滕王阁
...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歌翠舞。为徙倚、阑干凝伫。目断平芜苍波晚,快江风、一瞬澄襟暑。谁共饮?有诗侣。
-
王大参寄示知邵提学登滕王阁吊徐孺子墓诗用韵复之
槛外长江水接天,诸公壶矢正铮然。新诗寄到残年里,高阁登来廿载前。自昔三王皆隽杰,如今邵子亦神仙。良时盛会无由再,南浦西山意独悬。
-
滕王阁次韵刘允叔
消遣客怀寻胜事,酒杯诗卷得同携。当年杰阁栖龙子,今日空梁落燕泥。斜照浴红秋水上,好山横碧画栏西。几人登览皆磨灭,唯有前峰压不低。
-
登眺滕王阁废址 其一
缭绕川原入故宫,当年高阁自西风。野花开遍朱垣废,樯燕飞来画粉空。吴楚江声人物尽,云山秋色有无中。独留千古题诗客,孤鹜寒霞思不穷。
-
滕王阁三首·其三
向来高阁久成空,今日雕栏势尚雄。触影自怜人已老,题诗还愧我非工。江山满目长悲古,樽俎开怀幸对公。莫惜踌躇连日醉,此回别后几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