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锦城散花楼
〔唐〕
日照锦城(1)头,朝光散花楼(2)。
红日高照锦官城头,朝霞把散花楼染得光彩夺目。
金窗(1)夹绣户(2),珠箔(3)悬银钩(4)。
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珍珠串成的门帘悬挂在银色的帘钩上。
飞梯(1)绿云中,极目(2)散我忧(3)。
凌云欲飞的楼梯升起在碧绿的树丛中。站在楼头,放眼四望,一切忧愁愤懑的情绪都一扫而空了。
暮雨向三峡(1),春江绕双流(2)。
昏暗的暮雨潇潇飘向三峡,满江的春水环绕着双流城。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今天我来此登楼而望,简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览。
小提示:李白《登锦城散花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锦城散花楼》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游成都时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登楼所见景物的描绘,抒发了登楼的愉悦之情。全诗以时间为主轴展开描述,从朝光到暮雨,并且向四周扩散,东到长江三峡,南至双流县城,形象鲜明,意境飘逸,诗人以华丽言辞写所见景物,颇切合青年李白的身份。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登锦城散花楼》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是李白最早创作的诗歌之一。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认为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春初游成都时;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则认为此诗是李白在开元十年(722年)重游成都时所作。
相关诗词
-
杜鹃花
子规声里度芳菲,踯躅东风揽夕晖。春去锦城香带雨,花明蜀道露沾衣。啼残月夜空流血,开遍青山尚未归。此去可应逢七七,乱红偏绕隺林飞。
-
杜鹃花
万花开尽弄芳菲,踯躅青山遍翠微。谢豹啼时千萼吐,锦城梦到乱红飞。朱颜一顾春将老,游子初看泪满衣。独有幽人情思薄,枝头空叫不如归。
-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十三·杜鹃花
蜀魄何年别锦城,洛阳春事剧纵横。扶枝细碧娟娟静,坼蕊妖红的的明。啼血自疑新染袂,阳台无复旧归声。如何百羽称尊后,不向烟花暂主盟。
-
摸鱼儿·楼桑村汉昭烈庙
问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荒坛社散乌声喧,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就老瓦盆边...
-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
欲望钟山岑,因知冶城路。跻攀隐木杪,稍记曾游处。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
-
梅花落
...两两共唱梅花落。满酌金巵催玉柱,落梅树下宜歌舞。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密处藏娇莺。桃李佳人欲相照,摘叶牵花来并笑。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横笛短箫凄复切,谁知柏梁声不绝。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