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世家序

两汉 司马迁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自古受命帝王(1)继体守文(2)之君,非独内德(3)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4),而桀之(5)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6),纣之杀也(7)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8)大任(9),而幽王之(10)也淫于褒姒。

自古以来,受天命的开国帝王和继承正统遵守先帝法度的国君,不只是内在的品德美好,大都也由于有外戚的帮助。夏代的兴起是因为有涂山氏之女,而夏桀的被放逐是由于末喜。殷代的兴起是由于有娀氏的女子,商纣王的被杀是因为宠爱妲已。周代的兴起是由于有姜原及太任,而幽王的被擒是因为他和褒姒的的淫乱。

故《(1)》基《乾》《坤》(2),《(3)》始《关雎(4)》,《(5)》美釐降(6)《春秋》讥不亲迎(7)

所以《易经》以《乾》《坤》两卦为基本,《诗经》以《关雎》开篇,《书经》赞美尧把女儿下嫁给舜,《春秋》讥讽娶妻不亲自去迎接。

夫妇之际,人道(1)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2)。夫乐(3)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4),无如命何。甚哉,妃匹(5)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不乎!

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人道之中最重大的伦常关系。礼的应用,只有婚姻最为谨慎。乐声协调四时就和顺,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统领怎能不慎重呢?人能弘扬人伦之道,可是对天命却无可奈何。确实啊,配偶的亲爱之情,国君不能从大臣那里得到,父亲也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何况是更卑下的人呢!

欢合(1)矣,或不能成子姓(2);能成子姓(2)矣,或不能要终(3):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4)(5)能识乎性命(6)哉?

夫妇欢合之后,有的不能繁育子孙;能繁育子孙了,有的又不能得到好的归宿。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孔子很少谈天命,大概是由于很难说清吧。不能晓阴阳的变化,怎能懂得人性和天命的道理呢?

小提示:司马迁《外戚世家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外戚世家序》是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序文。司马迁在这篇序文中陈述三代的得失,论证后妃对国家治乱的影响。同时说明这些事实历史久远,不能详细记述,故正文只记载吕后、薄后、窦后及其家族的事迹。司马迁对于外戚干政的影响非常清楚,但外戚情况不同,有的起好作用,有的则专权乱政,故司马迁用命运来感叹。全文议论切中肯綮,对比鲜明,强烈的感情充盈在字里行间给人以震撼心魄的力量。

创作背景

此篇序文是司马迁在《外戚世家》所发的一大段意味深长的议论。《外戚世家》从“高帝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写起,写了汉代自惠帝时起,后妃、外戚专权给国家造成的祸乱。诸吕篡权,诛杀刘氏宗亲与汉家功臣,后周勃、陈平等又诛诸吕的一系列流血事变;窦太后时期的黄老思想与儒家思想为争夺思想控制权而演绎成的起起伏伏的政治斗争;王皇后专权后,她两个兄弟的霸道专横;与汉武帝对身边哪个女人宠幸与否密切相关的外戚们的兴衰起废……后妃及其亲戚的尊宠与否完全取决于帝王的态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外戚命运的真实写照。司马迁通过《外戚世家序》来陈述三代的得失,论证后妃对国家治乱的影响。

司马迁

司马迁(史圣)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生卒年不详),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