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唐〕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于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耶!”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君名适,姓王。他喜爱读书,怀抱奇志,恃其意气,不肯跟在别人后面去参加科举考试。他见到功业可以指而取之,名节也可以通过曲折的努力建立,但被没有资格和地位所困,自己的才能不能够显露出来,这才去求各位公卿贵人,想借助他们的声势。各位公卿贵人已经志满意得,都喜欢那些会用甜言蜜语媚人耳目的人,不喜欢听那种生硬的话,见过他一回,就吩咐守门人再不让他进门。皇上刚登帝位,便用四种科目的考试办法来招募天下人才,王君笑着说:“这不正是我的好机会吗”于是就提着他所写的书,沿路边走边歌咏,去参加由皇帝特诏举行的四科考试。已经到了,他直言惊人,结果没有考上,从此更加困窘。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蹐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过了很久。他听说左金吾卫李将军年轻,喜爱多事,可以打动他,就登门报告说:“天下奇男子王适,希望见到将军陈述事情。”一见面,两人谈得合意,从此王君便出入于李将军门下。卢从史担任昭义军节度使后,嚣张得很,鄙视那些按照规矩办事的人,想听没有顾忌的大话,有人把王君的生平告诉他,他立即派人想法招致王君,王君说:“卢从史是个狂妄的人,不值得和他共事。”立刻谢绝了来客。李将军从此越发尊重他,保奏他为左金吾卫胄曹参军,充当引驾仗判官,平时尽量采纳他的意见。将军升迁为凤翔节度使后,王君也随他到了凤翔,改任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观察判官。(他在任上为老百姓做好事),如同用梳子梳去污垢、搔摩痒处一样,使大家从重病中苏醒过来。
居岁馀,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不即荐。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某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长安县界中。曾祖爽,洪州武宁令。祖微,右卫骑曹参军。父嵩,苏州崑山丞。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
他任职一年多,好像有些不快活,有一天便毫不顾惜地用车载着妻子儿女到阌乡县南山去了。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经常来信询问他的情况,考虑不能强行任用,就没有立即推荐他。第二年九月他病了,病得很重,把他抬到京城就医,同月某日去世,时年四十四岁。十一月某日,葬在京城西南长安县界内。曾祖爽,洪州武宁令;祖微,右卫骑曹参军;父嵩,苏州昆山丞。妻子是上谷侯氏处士高的女儿。
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究,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惟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耶?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一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王氏。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岁夭死,长女嫁亳州永城尉姚挺,其委始十岁。铭曰:
侯高本来也是个奇特的人,自比为阿衡、太师,认为世人没有谁能采用自己的意见,两次为吏,两次发怒离去,以至发狂跳入江中淹死了。起初,处士打算把女儿嫁出去,告诫自己说:“我因为和人意见不合才不得志,一个女儿,应怜爱她,一定让她嫁给做官的,不嫁给一般的人。”王君说:“我寻求妻家很久了,只有这个老翁称人心意,而且我听说他女儿贤惠,不可失掉这个机会。”就骗媒婆说:“我明经及第,将被选为官员,很快我就是当官的人了,希望侯翁的女儿能嫁给我。如果你能使侯翁答应我,我就用百金给你作谢礼。”媒婆答应去对侯翁说说。侯翁问道:“那人确实是做官的人吗?拿文书来。”王君无法,只好对媒婆说了实话。媒婆说:“不要苦恼,侯翁不会怀疑别人会欺骗他的。你弄一卷像告身那样粗的一卷书,我去时把它藏在衣袖内,侯翁见后,未必会拿过去细看,希望你听从我的安排。”于是王君就照媒婆的吩咐办。侯翁望见“文书”藏在衣袖内,果然信而不疑,说:“够了。”就把女儿许给了王君。生了三个孩子,一个男孩,两个女孩,男孩三岁时就夭折了,长女嫁给亳州永城尉姚梃,最小的孩子才十岁。铭记说:
鼎也不可以柱车,马也不可使守闾。
“鼎不可以拿来顶车,马是不可以用来守卫家门的。
佩玉长裾,不利走趋。
戴着很多佩玉和穿着长裙是无法走很远的路的。
抵系其逢,不系巧愚。
它只能用来系紧衣缝,不能用来改变衣服的轻巧和愚拙,
不谐其须,有衔不祛。
不是能符合他的需要,只是能有一些作用不能代替。
钻石理辞,以列幽墟。
把这些话刻在石头上,来把它放在这个墓前。
小提示: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情节奇,语言奇,有声有色,极为活泼,潇洒逸致,澹宕多奇。前半部分通过几个实例展示了王适个性风采。后半部分,用传奇笔法补写其求婚经历,以及喜剧性的曲折过程,刻画了其人之“奇”,将王适这个怀奇负气、落拓不羁、注重名节却一生不得志的奇人刻画得栩栩如生。
创作背景
这篇墓志铭是韩愈在宪宗元和九年(814)四十七岁时为曾任过大理评事的“天下奇男子”王适所作。
相关诗词
-
题金华王傅朋墓志铭后
忆昔衣冠聚一门,至今人物见诸孙。岂无济济才名继,况有堂堂相业存。文宪先生铭已刻,奎章学士句堪论。庭前手植三槐树,应是频沾雨露恩。
-
大理天下大师墓联
僧而帝者祖,帝而僧者冢孙,天难谌,命靡常,莫怨高城飞燕子;石戴土曰砠,土戴石曰崔嵬,地既灵,人自杰,曾来奇衲礼狮王。
-
闲散石虎墓
...谢簪组。吁嗟乎,生才乱世总不祥,不如闲散之为愈。斯人不闻与虎群,虎亦不与斯人伍。剩水残山一虎坟,春草秋花荐牧竖。短歌当虎墓志铭,呜乎石虎足千古。
-
读王奉常敬羙公所撰先君光禄公墓志铭感赋
窆石何因乞鼎言,开函字字泪潺湲。两朝芹曝臣心切,一日丝纶帝命尊。虚拟杖藜游五岳,尚馀词藻动中原。趋庭往事今流水,万卷空馀手泽存。
-
寄录事王君玉
...傍转徙氓,啼哭势仓黄。惰游散不归,信美非吾乡。锦衣虽云乐,无褐可怜伤。南溯江悠悠,北视天茫茫。远烦公护视,雨雪上河梁。从事岂独贤,简书讵能忘。嗟尔居者逸,拥毡坐高堂。且置勿复道,击筑饮离觞。
-
大慱存斋王君自沙县致仕初归对饮有赠
万钟一芥莫殊观,出处如君众已难。身喜还家真属我,老知怜幼胜居官。深秋丛菊霜前赏,返照千峰雨后看。同学几人今几在,一尊为寿且为欢。
-
沈贞甫墓志铭
...,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图、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
-
户部郎中赠谏议大夫曾公墓誌铭
...未可必也,彼诚有命焉。虽然,其难合也,祗所以见正也。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于戏,公之节,非庶几所谓大臣者欤?铭曰:既墓而圮,乃升宅原。谁来求铭?公子与孙。公初洎终,惟义之事。维才之完,而薄于施。乃其後人,有克厥家。天启予公,非在兹耶。
-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
谪居感事
...耕桑都不事,园井未曾窥。必欲缣缃富,宁教杼轴纰。光阴常矻矻,交友尽偲偲。步骤依班马,根源法孔姬。收萤秋不倦,刻鹄夜忘疲。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叨荣偕计吏,滥吹谒春司。仆瘦途中病,驴寒雪里骑。空拳入场屋,拭目看京师。技癢初调箭,锋銛欲试锥。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