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南北朝〕
朝旦发阳崖(1),景(2)落憩阴峰(3)。
清晨出发于南山岩崖,傍晚歇息在北山顶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1)倚茂松。
离船眺望远处的沙洲,拄杖倚靠丰茂的青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1)。
盘山的小径蜿蜒幽深,圆圆的小洲晶莹空明。
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俯视可见高树的梢头,举首聆听深谷的水声。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巨石横谷使涧水分流,密林遮断路径的去向。
解作(1)竟何感,升长皆丰容(2)。
春雨普降催万物萌动,草木滋长正葱葱茏茏。
初篁苞(1)绿箨,新蒲(2)含紫茸。
初生的丛竹包裹绿皮,新绿的蒲草紫花待放。
海鸥(1)戏春岸,天鸡(2)弄和风。
海鸥嬉戏于春日水岸,天鸡弃羽于和煦暖风。
抚化(1)心无厌(2),览物(3)眷弥重。
与万物同化心无厌倦,观照物象而悄然移情。
不惜去人(1)远,但恨莫与同。
不惜古人隐逸去久远,只恨今人情志不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1)理谁通。
独游违我真情而慨叹,赏乐废止玄理谁能通。
小提示: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是南北朝文学家谢灵运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写的是作者由南山往北山经过巫湖时所见的自然美景。
作者先述纪行,继写景物,后归情理。多用偶句,每两句为一顿挫,表现出一种凝炼繁复的姿致。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着大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春,谢灵运自南山新居经过巫湖返回北山故宅,一路之上,游山玩水,颇有感受,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送乡僧德璘二首·其二
湖上诸峰紫翠间,三年欲到几曾闲。侬今去处渠知么,不是南山即北山。
-
小舟晚兴四首·其二
人在非晴非雨天,船行不浪不风间。坐来堪喜还堪恨,看得南山失北山。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九
自我来关辅,南山得再游。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虬。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
-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惊麇窜修竹。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板阁独眠惊旅枕...
-
左原诗三十二首·其四·北高山
群山如囿秀回环,秀拔群山是北山。我恐山中猿鹤怨,移文未至已先还。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五郡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从梢未及甘。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二·楼观
神仙避世守关门,一世沉埋百世尊。旧宅居人无姓尹,深山道士即为孙。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归鸦自识村。君欲留身记幽寂,直将山外比羌浑。
-
闻子瞻重游南山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九·玉女洞
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八·马融石室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