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百十三岁老人王司业南亭先生
〔清〕
国家太平古无比,仁寿纪年百余矣。
弧南一星位丙丁,牛斗之墟夜芒指。
翁家天台濒小海,风俗淳朴致堪喜。
是间淑气厚钟毓,特为盛时彰瑞美。
百龄孝子翁先人,秩视更老荣乡里。
诸孙膝下罗来昆,共享期颐克家子。
自言少时胆气粗,报仇夜斫贼营里。
裹疮不辨血模糊,至性所生非聊尔。
中年折节伴萤蠹,兀兀穷经作髦士。
挥金但学管宁锄,决踵肯惭原思履。
阑干苜蓿广文毡,九十六龄得官始。
秩满朝天获晋秩,其时岁适逢辛巳。
次年属车莅吴会,率先黄发清尘俟。
耆儒屡邀天语褒,绰楔宸章钤宝玺。
迩来国庆正稠叠,率土普天皆鹊起。
去年翁至坐蒲轮,亲祝圣龄习拜跪。
箧贮上方麟趾金,衣裁内府鹄头绮。
今岁慈宁开八帙,翁切呼嵩复至止。
香山图绘今昔同,天子推仁首尚齿。
再看头衔赐新换,御题荣宠沾蕃祉。
优礼无殊隆宪乞,懿嘉洵足著惇史。
翁为人瑞古所无,如云五色芝三蕊。
长身七尺清且癯,行不支筇坐不几。
擘窠书成惯赠人,箕畴一寿义取此。
山程水驿讵云远,十年三踏长安市。
长安纷纷聚冠盖,识面篯铿与李耳。
我生四十犹壮年,视茫发苍负强仕。
苦求急景免凋颜,每乏奇方学洗髓。
对翁长松古柏姿,蒲柳凡材安足拟。
吾闻天台山高万八千丈,中有石室金庭共峛崺。
第一洞天记道书,草多长生药不死。
欲从翁觅翁不言,但言神仙之术荒唐非吾以。
乃知寿民关寿国,导引延年无其理。
不然正当王母介福帝胪欢,岂无控鹤骖鸾先翁降金戺。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纸]韵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笪桥有百岁老人为予指海岸先生正命处
倔强仪曹一散郎,不随崩角拜名王。南天半壁凭孤掌,西竺三忠共耿光。先世渊源馀旧墨,吾乡俎豆志甘棠。金刚西目应长在,钟阜神灵助激昂。
-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
...你问长老:几时做好事?[红云]恰回夫人话也,正待回姐姐话:二月十五日,请夫人姐姐拈香。[红笑云]姐姐,你不知,我对你说一件好笑的的勾当。咱前日寺里见的那秀才,今日也在方丈里。他先出门儿外等着红娘,深深唱个喏道:“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二十三岁,正月十七子...
-
因林塘小曲筑草庵开南窗不知复几年晏坐漫成六首呈桃坞老人暨家兄石崖先生同作六首·其三
一日一生留,无缘谢白头。天情垂粥饭,家学志春秋。月影虚窗满,云滋砌草柔。濂溪香菡萏,孤棹试中流。
-
因林塘小曲筑草庵开南窗不知复几年晏坐漫成六首呈桃坞老人暨家兄石崖先生同作六首·其五
病畏朔风寒,南窗背岭安。林风迟九夏,日影梦三竿。乞种谁家树,旋成几尺阑。死生还似此,倍觉有心难。
-
因林塘小曲筑草庵开南窗不知复几年晏坐漫成六首呈桃坞老人暨家兄石崖先生同作六首·其二
七尺一丝存,馀生半席温。浮沤仍往迹,块土认谁恩。飞鸟消云际,幽虫蛰草根。小东皋畔客,今日暂招魂。
-
因林塘小曲筑草庵开南窗不知复几年晏坐漫成六首呈桃坞老人暨家兄石崖先生同作六首·其四
耕钓传先志,人知德不堪。钏声原宿业,崖蜜自先甘。寓目团栾浅,初心冷暖谙。鸿踪沙外雪,聊谢盖棺惭。
-
十三夜张元逸招同上庆先生胡实美士吉二儿看月分得㩦字
露下月凄凄,风林惊鸟栖。赋诗长过从,沽酒即招携。戍角三更怨,城砧万户啼。清光何处好,却在曲阑西。
-
赠百四十三老人汤云山和沈宗伯作
天上老人自有星,翩然披发下炎坰。楼头黄鹤何年返,骑向蓬壶访蔡经。
-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亘岁月,老之将至忘寒暄。盱盱未免囿于物,扰扰不异风中幡。昨从京辇絓丹笔,复得淮壤乘朱轓。偶逢乐岁少休息,历览士俗因周爰。提封乃是昔仁里,访古时复登平原。城中蝶巷接蓬头,郊外鱼台连漆园。悠然清风隔千载,独有遗像当高墦。山川世异改城郭,岁时人罕羞蘋蘩。先生县...
-
甲寅立春前一日,庞聱叟招饮,座中九人,合六百十三岁,醉归赋四绝句简谢·其一
望仙桥上望群仙,鸾鹤翩翩下碧天。我似道人殷七七,也随仙袂落琼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