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唐〕
渡远(1)荆门外,来从楚国(2)游。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平野(1)尽,江(2)入大荒(3)流。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月下飞天镜(1),云生结海楼(2)。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1),万里(2)送行舟。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小提示:李白《渡荆门送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渡荆门送别》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25年前后
创作背景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确定,具体有三种说法:一说作于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726年(开元十四年)。
相关诗词
-
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
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
秋江送别二首·其一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
送韦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
衣彩独归去,一枝兰更香。马嘶芳草渡,门掩百花塘。野色亭台晚,滩声枕簟凉。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