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公

李商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作品简介

《李卫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慨叹李德裕落难,故交旧谊星离云散,音讯断绝;后两句则以乐写哀,借李德裕被贬所在地的景色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有不胜叹惋之意。全诗表现出诗人对李德裕被贬职流放的同情,情调沉哀婉,意旨遥深。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绝句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前后,正是李德裕谪居崖州之时。动乱的边关,经过李德裕整治后,连连获得捷报。唐宣宗为收复河湟之地大摆庆贺宴席,并对参战有功将士论功行赏。李商隐想起了真正对收复国土功劳最大而此时却被贬逐到远方的前宰相李德裕,于是怀着愤懑不平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李德裕在崖州困顿不堪的贬所生活,充满了悲惨、愁苦、凄凉的气氛。这两句诗巧妙地连用两个典故,写得比较隐微、婉曲。诗人以“绛纱弟子”借喻李卫公当年的弟子和追随者,含有尊敬称美之意,然而后面配以“绝”字,把昔日的同道者,或被镇压,或叛离,或落荒,或隐退,那种风流云散的情景,动人地呈现出来。“绛纱弟子”与后面的“音尘绝”形成鲜明的对照,反映了人世的沧桑...

展开全部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