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二疏
〔魏晋〕
大象(2)转(3)四时,功(4)成者自去。
天地四时自运转,完成功业当归还。
借问(1)衰周来(2),几人得其趣(3)?
请问东周未世后,几人能把其意传?
游目(1)汉廷中,二疏复(2)此举(3)。
放眼汉代朝廷内,二疏举止可称赞。
高啸(1)返旧居,长揖(2)储君傅(3)。
欢快高歌返故乡,告别太子长辞官。
饯送(1)倾(2)皇朝,华轩(3)盈(4)道路。
皇朝官吏皆出送,华贵轻车填路问。
离别情所悲,余荣(1)何足顾!
悲叹之情为送别,荣华富贵岂足恋!
事胜(1)感行人,贤哉岂常(2)誉!
德操高尚感行人,贤哉之誉岂一般!
厌厌(1)阎里(2)欢,所营非近务(3)。
乡里安逸相聚欢,经营之事不简单。
促席(1)延(2)故老,挥觞(3)道(4)平素(5)。
邀来故老促席坐,饮酒共将往事谈。
问金终寄心(1),清言(2)晓未悟(3)。
儿女关心遗产事,疏广晓谕出清言。
放意(1)乐余年(2),遑恤身后虑!
纵情享乐度余年,死后之事不挂牵。
谁云其人(1)亡,久而道(2)弥(3)著(4)。
谁说二疏已亡去?日久其德更粲然。
小提示:陶渊明《咏二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咏二疏》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吟咏西汉宣帝时以“知足”为宗旨而急流勇退的疏广与疏受叔侄二人,讴歌了二疏立功不居、功成身退、有金不私的贤达事迹。全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二疏实现功成身退之目标的积极评价,第二部分描写二疏辞官回乡的场面,第三部分描写二疏归乡后所过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以及不屑于“近务”而每日邀请在一起饮宴的情景,最后以二疏所奉行的“道”经过时间的洗礼仍闪耀着光辉作结。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晋末宋初
创作背景
《咏二疏》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近,陶渊明五十岁。
相关诗词
-
拟古诗三十首·其十二·张景阳协
易称见几行,宁以终日需。醴忘穆生去,申公徒嗟吁。遥遥千载下,此风一何孤。惟有二疏傅,高尚能继诸。十二通论语,吾职不为辜。宦成而不去,后悔将何如。公卿饯之行,祖帐临东都。高咏蟋蟀篇,挥霍寻欢娱。多财志损贤,多财过益愚。不独肥遁嘉,卓识堪为模。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
驱车出门去,意欲远征行。征行安所如,背弃夸与名。夸名不在己,但愿适中情。单帷蔽皎日,高榭隔微声。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从容在一时,繁华不再荣。晨朝奄复暮,不见所欢形。黄鸟东南飞,寄言谢友生。
-
和陶咏二疏为郝梦卿画图卢处道题跋作
彭泽五斗米,竟为督邮去。
-
城南杂咏二十首·蒙轩
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疏。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
-
咏二疏
两傅常存好老心,汉廷元自少知音。归来日日相娱乐,赖有君王旧赐金。
-
病中杂咏十首·其二
伐性无蛾眉,腐肠无旨酒。斋居亦得疾,果无第一手。才不如嵇康,疏懒则过之。虽有绝交书,不作幽愤诗。
-
杂咏十首·其二
镜中颜状年年改,海内交朋日日疏。一恸寝门生意尽,从今无复季长书。
-
咏史诗东门
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
-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二首·其一
鳞鳞沙脚出平湖,一喷珠玑碧有馀。依旧镜中横紫阁,却从天外望仙闾。粉花又结青莲子,金尾还跳赤鲤鱼。自惜支离苦为病,重来应共酒杯疏。
-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其十·石
疏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