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庚]韵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读袁机仲通鉴纪事本末·其一》拼音版
武皇英略重开边,通道西南邛冉滇。一自夜郎臣服后,僰童笮马自年年。
-
《读袁机仲通鉴纪事本末·其二》拼音版
务勤远略广威恩,旄节兵戈出玉门。但使蒲桃天马至,不妨公主嫁乌孙。
-
《读通鉴纲目》拼音版
书法麟经述作成,奸邪胆落鬼神惊。帝王著统三纲正,甲子编年万目明。春日丽天光炳焕,秋霜肃墅气澄清。遂令览者无遗恨,如镜悬空似水平。
-
《赵十读通鉴有诗和韵赠之》拼音版
胸蟠万卷富,莫受半点尘。治道杂朱紫,圣涂缠荆榛。谁将十七史,一笔能具陈。论说兼轲雄,纪载由周秦。首明礼与分,世变损益因。裕陵锡序尊,惟恐书易沦。后学今如何,识治宜蔚彬。区区李唐臣,魏陆犹言仁。南北固分合,夷夏宁屈伸。往哉涑水翁,元祐第一人。帝谓胜荀悦,我生岂不辰。
-
《读通鉴纲目》拼音版
三五以前迹杳茫,三五以后滋益详。编年事例自涑水,正纪褒贬推紫阳。列眉指掌示法戒,四千馀年治乱彰。武帐几馀一翻阅,岂因巡狩懈就将。但经触目心辄警,不为博览供词章。
-
《雷州道中读道园学古录忆甲申冬曾读于此用录中韵作诗寄萚石蕴山未窥其旨也爰为改作》拼音版
公撰南州仿中州,何啻宝书述左丘。惜哉仅传石问答,空此妙语临芳洲。南渡而后文渐敝,销金锅内米淅矛。程学盛南苏学北,各主一二难兼收。是时江表余前修,那无奇字扬付侯。百年文献天半壁,孰与索隐还阐幽。大都文儒富馆阁,亦有殷士将羊牛。内府图书谁复识,宰相世系或可求。在朝在野都一集,风雅可当元春秋。所以自负汉庭吏,不肯毫末铅粉留。惜墨几无一字著,岂碍万丈光芒流。曲折渟蓄皆有故,彼夸多者真浮游。杨范揭辈藻已弱,对此疑古彝鼎舟。温研一过又三载,轺边海月凉悬钩。
-
《题傅沅叔藏元椠通鉴初印本·其一》拼音版
三世藏书自昔难,使君述德与传观。钜编天禄烦钞补,善本鄱阳出覆刊。
-
《读通鉴杂兴·其三》拼音版
清浊无心陈仲弓,圆机聊救汉诸公。末流不料儿孙误,千古黄初佐命功。
-
《读通鉴杂兴·其一》拼音版
南山击缶正乌乌,东市匆匆坐一书。说道中兴无过事,太阳侵蚀总缘渠。
-
《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诗纪事和韵·其一》拼音版
放船烟水色苍然,尽谢朱门酒肉膻。落日凤台邀李白,离宫花谱泣伶玄。十年兰艾天难问,诸子膺滂事可怜。虎豹于今尽萧索,吞声还似九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