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唐〕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5)翦舒。
花枝繁茂的叶片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剪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
攀条(1)虽不谬(2),摘蕊讵(3)知虚(4)。
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摘取它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
春至(1)由来(2)发,秋还(3)未肯疏。
百花历来在春天到来时开放,但是到了秋天,彩花的枝叶却依旧茂密如初,未见疏落。
借问桃将(1)李,相乱欲(2)何如(3)。
请问桃花和李花,在你们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你们作何感想和打算?
小提示:上官婉儿《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是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吟咏剪彩花的应制诗,诗中描写了剪彩花的过程和彩花能够以假乱真之美,将它比自然界的真花更能保持长久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全诗在真假、异同的对比中突出了剪彩花的特点,诗句属对工切,语言流畅不滞,炼字入神,在应制诗中注入了鲜活清新的气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这首诗是上官婉儿成为李显的女人后之作。一个初春,婉儿陪同武则天在花园里游行,许久未曾走出皇宫的武则天被花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迷惑,便让婉儿作一首诗词来迎合。当听到婉儿这首随情说出的诗句,武则天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灿烂的春景,在婉儿眼中,眼前晶莹的翠绿,柔美的柳絮,都已经失去了诗情画意。不过,武则天也很高明,她回到宫中,让随从把婉儿写的这首诗记载下来,并且给这首诗安排了一个很是大气的头衔——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事后并给婉儿看,婉儿也就明白了女皇的意思。武则天不允许自己和李贤(即废太子)之间再有什么纠葛。
后来,当李贤被武则天采用其伎俩谋杀时,婉儿也预知女皇会置他于死地,却不曾事先告诉李贤,可见,当时的婉儿在皇宫之内,已经被权势熏染成一个真正的铁石心肠了。然而婉儿对李贤的爱,却是一个少女最纯真的情感流露。不过,或许也就是因此,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份如白雪般的初恋情感慢慢变淡,如若她和李贤也私下有暗情,料想她也不会如此绝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情人死去。因为很多事实说明,凡是和她有裙带关系的男子,她都曾有恩于他们。
相关诗词
-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东郊风物正熏馨,素浐凫鹥戏绿汀。凤阁斜通平乐观,龙旗直逼望春亭。光风摇动兰英紫,淑气依迟柳色青。渭浦明晨修禊事,群公倾贺水心铭。
-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睿锡承优旨,乾文复宠行。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
春日侍宴望海应诏
从军渡蓬海,万里正苍苍。萦波回地轴,激浪上天潢。夕云类鹏徙,春涛疑盖张。天吴静无际,金驾俨成行。戈船凌白日,鞭石耿虹梁。电举朝宗外,风驱韩貊乡。之罘初播雨,辽碣始分光。麾城湛□□,□□□□□。同文渐边服,入塞伫歌倡。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佳气含风景,颂声溢歌咏。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
-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溪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
-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