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吴门故人
〔清〕
遥羡风流顾恺之(1),爱翻新曲(2)覆残棋。
钦慕顾恺之卓尔不群,悠闲地过着谱制新曲,复录棋局的隐居生活。
家临绿水长洲苑(1),人在青山短簿祠。
家在绿水之畔长洲苑,人能在青山之边短簿祠徜徉。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
芳草逐渐青绿,正逢归来的燕子;百花凋谢委地,已过了浴蚕的时节。
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1)满鬓丝(2)。
整整一个春天不能游山玩水,遗憾只能任苦闷白了双鬓。
小提示:汪琬《寄赠吴门故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寄赠吴门故人》是清代诗人汪琬所作的七言律诗,全诗共56字。首联先引用故人,表现对顾苓所选择的隐居生涯的钦羡之情。颔联写顾苓隐居地的名胜,再进一步抒发自己对顾苓的羡慕与向往。颈链则紧承上联,从季节景物入手,又写顾苓隐居生活所具有的盎然生机。尾联最后表达出作者对仕途生活厌倦悔恨情感的直接表白。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由明入清的文人几乎都难以摆脱出仕与隐居的矛盾纠缠。儒家入世的人生观鞭策着他们积极踏入仕途;异族入侵的现实、民族意识的观念又肯定着隐居的人生路途。汪碗二十岁时正值清兵入关,他的家乡也曾被践踏蹂情绪、不平的感慨,时时袭上心头。这首《寄赠吴门故人》便是这种矛盾心境的流露。
相关诗词
-
寄怀南北故人
秋风昨夜落芙蕖,一片离心到外区。南海浪高书堕水,北州城破客降胡。玉窗挑凤佳人老,绮陌啼莺碧树枯。岭上青风陇头月,时通魂梦出来无。
-
题赠吴门邕上人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
赠吴昴 山人二首 其一
又是芳菲一番新,寂寥依旧去年贫。相看不用谈馀事,且道逢迎有故人。
-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闻湖上僧舍不复往日繁丽,独净慈本长老学者益盛,作此诗寄之
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
用王深造韵观射寄呈吴门吴侍郎
吴苑云酣歌舞地,平时灞上真儿戏。府公槌鼓入辕门,盘马弯弓士增气。玉虬夜吼双宝刀,晓霜冷透宫花袍。君王有意敌天骄,霹雳劲弦吾与操。满月犹嫌无腕力,三军鸣金齐破的。莫将电...
-
颍水作寄陈州诸故人
不知颍水清如此,欲比蓬莱似是非。察见渊鱼宁有意,往来鸥鸟已忘机。济川便乐风波息,洗耳都疑世事违。甚悔衡门临沁水,还思冠者试春衣。
-
赠别卢甥申之归吴门
千里何妨命驾来,晤言未厌已西驰。子休重赋琼瑰赠,我亦懒歌亲戚离。好向清江论乐府,更从叶子说新诗。乐闲引纸五十尺,为篆离骚继李斯。
-
秋日寄怀都门友人
高斋花暖夜归迟,几日长安对酒时。别梦尚迷芳草绿,征鸿忽背晓烟驰。燕山雨过金台暮,辽海云深画角悲。两地秋风人不见,几回珍重寄来诗。
-
席上有赠呈芝五
台上莺声台下听,截然诸乐一时停。只因郎在歌偏误,不怕人知眼屡青。当众故开题赠扇,疑人时隐绣花屏。定情岂必烦盟约,醉不逢君意不醒。
-
寄乡中诸故人
相逢何必论萍踪,旅食京华又朔风。老去岂知身入宦,觉来全觉梦成空。鲈鱼故国莼丝晚,雁影寒江木叶红。为问南湖湖上月,几时诗酒共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