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燎沉香
〔宋〕
燎(2)沉香,消溽暑(4)。鸟雀呼晴(5),侵晓(6)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7),水面清圆(8),一一风荷举(9)。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1),久作长安旅(2)。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3)轻舟,梦入芙蓉浦(4)。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小提示: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 作品别称苏幕遮·燎沈香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苏幕遮
- 创作年代1083-1086年
创作背景
《苏幕遮·燎沉香》这首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至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之间,当时周邦彦一直客居京师,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相关诗词
-
苏幕遮·杏燕画帧
定巢分,风剪别。第一销魂,难画斜阳色。露脸烟房春未拆。璅槛单衣,软衬欹红褶。玉楼重,珠桁窄。雨湿慵飞,故垒残香叠。愁共好春无气力。可奈青旗,尚隔烟村北。
-
苏幕遮·无题
脸波微,眉晕小。帐掩流苏,遮莫欢多少。绣被鸳鸯颠共倒。细语低迷,没个人知道。意冥冥,声悄悄。一枕高唐,飞梦巫峰绕。恼煞无情鸡唤晓。催起曈昽,又上纱窗了。
-
苏幕遮·水初生
水初生,天更远。愁绪无根,早蔓斜阳岸。挑菜湔裙都不见。一派溪光,付与梅花占。月依依,雪剪剪。记得花间,衣上香难辨。诉前游,寻语燕,可奈新雏,未省春风面。
-
苏幕遮·拟周美成
理鹍弦,移雁柱。欲诉琴心,心事成灰炬。浥透鲛绡痕万缕。泪雨何时,晴到梨花树。诵骚词,吟洛赋。艳殢香顽,那信婵娟误。一点春魂无著处。便化蛾蚕,也斗长眉妩。
-
苏幕遮·燕
柳风轻,梨雪溶。翠咮红翎,不羡飔飔凤。薄暝归来香雨冻。絮语相偎,似诉春寒重。掠珠屏,穿绣栋。那管人愁,又踏帘钩哢。满地落花红不动。衔入新巢,软衬双栖梦。
-
苏幕遮·帐畔听流苏响声
枕珊瑚,床玳瑁。悬蛤初收,帐底容难照。忘却流苏能转掉。漫揭轻罗,傍动银钩了。响原轻,声渐俏。睡熟鹦哥,定不惊他觉。和月和云和被抱。一夜春风,散尽愁多少。
-
苏幕遮·回廊听鞋底声
月初沉,星欲滴。一带回廊,曲曲犹能觅。暗数栏杆应六七。听遍行踪,不是伊家屧。步偏那,行转怯,似待如迎,却是来时节。半晌消停怜窄窄。两瓣轻莲,晓起看无迹。
-
苏幕遮·送春寄子潇
绿阴深,深院闭。怕倚阑干,春在斜阳里。几片飞花才到地。多事东风,又促飞花起。篆丝长,帘影细。一径无人,遮断春归计。纵□留春春去矣。点点杨花,还替花垂泪。
-
苏幕遮·闺病
燕声娇,花影碎。日过窗西,犹自厌厌睡。一线情丝常似醉。九十春光,半拥鸳鸯被。靥销红,眉敛翠。便到沉身,总是多情泪。说与东风都不会。镜子裙儿,晓得人憔悴。
-
苏幕遮·靥边红
靥边红,眉上翠。鸾镜无情,早报人憔悴。病起但知因病累。未病前时,先已心如醉。倚风兰,零露蕙。秀弱香清,只恐根茎脆。好向空王求忏悔。花莫芬芳,人也休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