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蓬人
〔近代〕
芰裳荇带(1)处仙乡,风定(2)犹闻碧玉(3)香。
以菱叶作衣荇茎为带的莲蓬人,她如同纯洁的少女居住在仙乡。即使秋风停止了,仍然散发着清香。
鹭(1)影不来秋瑟瑟(2),苇(3)花伴宿露瀼瀼(4)。
在秋风轻吹的时候,鹭鸶鸟早已飞逃远方。在寒露浓聚的深夜里,只有洁白的芦花伴她入梦乡。
扫除腻粉呈风骨(1),褪却(2)红衣学淡装。
她洗净了滑腻的脂粉,更显露出品格的高尚。她脱掉了过去浓艳的矫饰,却换上了如今纯朴的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1),莫随残叶(2)堕寒塘(3)!
这正好告慰在天的濂溪先生,她仍然洁净地挺立生长。永远保持淡雅绝尘的风采,不随残叶坠入冰冷污秽的荷塘。
小提示:鲁迅《莲蓬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莲蓬人》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00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将莲蓬拟人化来描写,借赞美莲蓬净植于秋寒之中,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诗人抓住莲蓬特点,表面处处状物,实则句句写人,言在物上而意在言外。
创作背景
《莲蓬人》此诗作于1900年秋,是作者鲁迅赠与弟弟们的一首诗,最早发现于周作人日记辛丑年附录。署名戛剑生。鲁迅逝世后,收录在《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中。
1900年秋,鲁迅正在南京矿路学堂念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代。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激烈争夺,中国封建社会迅速崩溃;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清王朝昏庸腐败,出卖民族利益,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得阶级斗争激化,民族危机加深。鲁迅于1898年离开绍兴故乡,到南京求学。两年中,他目睹帝国主义列强横行中国。清王朝腐败无能。统治阶级大小官僚骄奢淫逸,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同时又经历了戊戍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这首诗正是借对莲蓬人的赞颂,来表明他决不和恶势力妥协,立志作一个高尚的人。
相关诗词
-
依韵奉和牧翁人日示内二首·其一
春风习习转江城,人日于人倍有情。帖胜似能欺舞燕,妆花真欲坐流莺。银幡囡戴忻多福,金剪侬收喜罢兵。新月半轮灯乍穗,为君酹酒祝长庚。
-
徐子将适湖湘余实恋恋难别走笔长句述一代人文之盛兼寓祝望焉耳
...梁不可越,日暮怅望劳余神。徐郎生长苏台阴,二十作贼雄海滨。朅来抱玉叩阊阖,长安绣陌行麒麟。是时少年谁最文,太常边丞何舍人。舍人飘飖使南极,直穷金马探泸津。尔虽不即见颜色,梦中仿佛形貌真。余也潦倒簿书客,诸公磊落清妙身。大贤衣钵岂虚掷,应须尔辈杨...
-
醉蓬莱·羡蓬莱仙伯
羡蓬莱仙伯,紫府真人,自无烟火。游戏尘凡,驾明霞千朵。小筑瀛山,巧穿环海,向洞天深锁。宝树青葱,金波澹落,琪花婀娜。玉笋班中,元臣独座,门閤...
-
日月莲花歌
...绎如梭穿。花敛作昏舒作昼,世间未识春前后。神农教民乱耕耨,唐侯指出两花定节候。唐侯司花方少年,朝朝暮暮长与花周旋。苟非其人子莫传,为花拣得花中仙。姚家爱花故不俗,花前自鼓薰风曲。彩旗幻出芙蓉面,晚来旗脚薰风转。此花不费一钱买,付与后来司花作模...
-
剥莲蓬
相将去采秋江莲,青房戢戢实且圆。倒靫收菂亦可喜,春笋未剥空流涎。玉井有花开十丈,至今依旧藕如船。试索绿茎不寻藕,与谁共此从巢仙。
-
城南永古庵孤峰文上人以故人禾川吴经历仲素临绝遗诗见示情不能已遂次韵以挽之
死去凭谁赋蓼莪,故人解剑适经过。残年古寺遗诗在,落日孤坟芳草多。勋业未成垂老尽,文章已著奈贫何。科名况有同宗弟,不与招魂效楚歌。
-
采莲曲·其二
罗盖初收晚日阴,野凫飞起小鱼沉。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
-
虞美人·次韵人咏菊
故园处处都荒雨,寂寞蜗书户。人间春事杏桃花,独有诗人依旧、菊为家。老来犹解高叉手,遥上花前寿。华颠无分插花枝,乞取霜根风月、送将归。
-
题朱莲峰梦游仙宫殿明日偕见西辨章进凝香阁诗
...琪花散晴影。通明前殿上觐玉虚翁,左面长眉瞳炯炯。玉翁元是太极仙,手弄两丸日月旋。天扃地户司启闭,玄牝一钥开天先。青莲老人南极裔,泰华开花一千岁。大人赋奏马文园,玉藕如船浇渴肺。殿前作诗明月光,光采下彻下土中书堂。明朝写得凝香章,蝴蝶飞来七宝床。
-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