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邱仓海工部澹定村心太平草庐
〔近代〕
东望沧溟忆故山,十年前事已云烟。
同群琐尾流离出,公等俱泰我依然。
自贬南交为末吏,不栖恶木饮盗泉。
一家飘泊梗犹汎,孤舟断缆浮长川。
黄沙捲地迫我后,白浪滔天冲我前。
挂冠便欲作渔父,何处桃源别有天?
邱君仓海高尚士,卓荦为杰纡徐妍。
卜筑梅州幽绝处,买山更买数顷田。
自成村落名「澹定」,结庐经始丙申年。
玉华、金简相罗列,石虹、水月自娟娟。
君不见先生「黄庭」手一卷,心自太平隐几眠。
五羊石上重相见,我疑陆地有神仙。
披图读诗自叹息,肮脏尚与山无缘。
亦有故人招隐处,不堪展读归来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先]韵
- 创作年代清末近现代初
相关诗词
-
长句赠许仙屏中丞并乞书心太平草庐额,时将归潮州
...无著,荷公还我东扬州。卖文傥得买山价,草庐拟筑山之幽。前身太华老道士,黄庭一卷供清修。以心太平署庐榜,乞公大笔千秋留。闻公课吏言所志,补义取我琼山丘。治平要自儒者事,岂在西法趋从欧。太平无事傥有日,定许閒暇娱清游。此事难期此心在,乾坤浩荡消边愁。吁嗟乎!丈夫生当为...
-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一
写影入明镜,移之尺纸间。明镜无遁形,难得山真颜。而况尺幅纸,欲写四面山。山中有吾庐,更有山中田。尝脔知大烹,见羽知吉光。但写一角山,吾庐山之阳。溪泉何汤汤!树石何苍苍!山尽补以云,中有无尽藏。
-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二
天下万山祖,其名曰昆崙。昆崙有南支,万里趋越门。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我从海上来,卜庐澹定村。东望徵君山,吾祖祠墓存。明夷兆谁筮?参军墓谁题?呀呀朱鸟咮,郁郁冬青枝。夜半雪压庐,重撰铜弦词。
-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三
绢寿八百年,纸本寿过之。人生百年耳,写此将何为?吾亦爱吾庐,此意陶潜知。黄者径菊花,碧者门柳丝。南山有佳气,松风吹酒卮。高咏归去来,宜得图传之。惜皆付后人,图者非当时。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姚翁年七十,照海须眉白。为写吾庐图,森森见松柏。群山走腕下,万里若咫尺。
-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四
昔者陆放翁,庵额心太平。自云此三语,取自黄庭经。放翁振奇人,平生喜谈兵。上书论北伐,策马尝西征。未甘以文字,供奉小朝廷。至老志不衰,家祭诗可徵。吾生于放翁,所遭百不同。同者惟此心,天或哀吾穷。有海畀不波,有岁畀常丰。吾穷足自慰,老作太平翁。
-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五
...庐深山中,颇具丘壑美。每咏紫芝歌,老亲色然喜。山中白云词,时取教诸子。虽不求神仙,亦究黄庭旨。谁谓神仙言,治道不在此。一心先自平,万事罔不理?天下不太平,必自人心始。仙者特山人,其人常葆真。吾亦葆吾真,一室天下春。
-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六
山中有老桂,已阅五百年。不知众木中,何自全其天。得毋月宫树,落子生此间。亭亭十丈许,翠盖凌秋烟。花时十里香,黄雪霏霏然。此桂天下无,是当别作图。上图栖翠凤,下图覆玉蜍。再阅五千年,见桂知吾庐。
-
南园感事和邱仓海工部原题·其二
火烬薪传尚未灰,幽光辉映越王台。宋明五百馀年后,又见邱迟吊古来。
-
南园感事和邱仓海工部原题·其四
不听孙蕡作粤声,抗风轩外草丛生。李、黄、王、赵风流尽,一水环流绕越城。
-
南园感事和邱仓海工部原题·其五
黄蕉丹荔已成阴,诸老风骚渺莫寻!不信池亭丘壑胜,可能阅历几升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