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文学韵律押[先]韵
- 创作年代唐代
相关诗词
-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拼音版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我行洞庭野,歘得文翁肆。侁侁胄子行,若舞风雩至。周室宜中兴,孔门未应弃。是以资雅才,涣然立新意。衡山虽小邑,首唱恢大义。因见县尹心,根源旧宫閟。讲堂非曩搆,大屋加涂塈。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邃。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林木在庭户,密干叠苍翠。有井朱夏时,辘轳冻阶戺。耳闻读书声,杀伐灾仿佛。故国延归望,衰颜减愁思。南纪改波澜,西河共风味。采诗倦跋涉,载笔尚可记。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坠。
-
《代文宣王答》拼音版
三教之中儒最尊,止戈为武武尊文。
-
《上巳日,文宣王庙陪祀毕,归西馆作,奉贻儒宫诸同志》拼音版
礼殿肃春荐,斋居清曙钟。斜街星斗转,阿阁雾烟重。久去金华直,暂依赤社封。非才沾教育,希世念遭逢。修风泄洙泗,治日舒黄农。深恩曷效报?彝典幸追踪。粲粲金石列,锵锵珂佩从。饮福婴多疾,高卧对千峰。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六十八》拼音版
雍容子皙,已望堂室。幼则有造,成则祖述。文采日化,儒效力弼。永观厥成,德音秩秩。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一》拼音版
大哉圣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其誉。维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㝢聿崇。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九》拼音版
惟彼子之,锡伯期思。与贤并进,得圣而师。彬彬雅道,翼翼令仪。上目至言,庙食不隳。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五十二》拼音版
黄伯著祀,公孙是云。弥缝中道,协辅斯文。藏修方异,渐渍其勤。史词不忘,播为清芬。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十八》拼音版
婉彼子羔,受业先圣。宗庙之问,一出乎正。克笃于孝,非愚乃令。师知其生,有辉贤行。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十二》拼音版
乐善哲士,伯于汧阳。传道克正,垂名久臧。执德以洪,用心必刚。袤广业履,式赞素王。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十一》拼音版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为君子儒,作魏侯师。不可后礼,始可言诗。假盖小嫌,圣亦不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