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哥舒仆射

韩翃

原文 拼音版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腰垂紫文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

先麾牙门将,转斗黄河北。

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

辘轳宝剑初出鞘,宛转角弓初上弦。

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两矛后双戟。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

杀将破军白日馀,回旃舞旆北风初。

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作品简介

《寄哥舒仆射》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此诗盛赞唐朝大将哥舒翰及其军士,并描绘了扫除叛军、取得胜利的动人前景,显示了诗人关心国家,力主平乱的爱国思想。全诗多处用典,浓墨重彩,虽尽是想象之景,然景象壮阔,气势雄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正月以后,安禄山于上年冬发动叛乱,向南进兵,并很快占领了东都洛阳。哥舒翰此时正奉命在潼关防守。后来,由于唐玄宗、杨国忠等人的昏庸和猜忌,使得潼关防守战役完全失败,哥舒翰其人也为安史叛军所俘。此诗写于哥舒翰带兵前往守关之际。

  • 赏析

此诗开篇即写哥舒翰是国家依赖的“万里长城”,前八句都是五言,夸赞哥舒翰身居高位,地位显赫,雄姿英发,指挥若定。从第九句开始都是七言,写哥舒翰所部军士装备精良,整装待发,即将转战黄河北岸,并想象这些精兵强将把安史叛军杀得落花流水,不久将剿灭叛军,胜利班师,得胜檄文将传遍海内。

哥舒翰在国家危难时刻前往镇守潼关,诗人对他寄予厚望。全诗洋洋洒洒,浓墨重彩,...

展开全部
韩翃

韩翃(大历十才子)

唐代诗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宝应中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