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北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元丰年间(1078——1085)重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由监察御史李定等人告发,在神宗的默许下,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被抓进御史台狱受审,称为“乌台诗案”。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以乌台诗案为界,黄州贬谪生活,使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渐转向旷达醇熟、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相关诗词
-
《初秋八首·其七》拼音版
长风疏集未曾韬,矫雉翻然谋上皋。葭荻横秋投废浦,风烟当夜接虚涛。云妍翳景紫时急,红逖烟滋杂与高。回首弯龙今不守,崔巍真欲失戎刀。
-
《园居杂兴八首·其七》拼音版
艺麻本欲疏,本疏乃繁殖。小人务多种,偪侧伤天瘠。离离叶间花,畟畟雨中实。秋阳势方烈,日夜蕃所息。寡欲而务滋,吾将食其力。
-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其七》拼音版
少小为文学咏歌,乱来无力事干戈。东游拟献平淮颂,何处南山石可磨。
-
《享庙乐辞十八首·其七·登歌乐》拼音版
我祠我祖,永惟厥先。炎农肇圣,灵祉蝉联。霸图中造,帝业方宣。道昌基构,抚运承天。奄家六合,爰光八埏。尊神致礼,孝思惟缠。寒来暑反,惕荐在年。匪敬伊慕,备物不愆。设虡设业,鼗鼓填填。辟公在位,有容伊虔。登歌启佾,下管应悬。厥容无爽,幽明肃然。诚匝厚地,和达穹玄。既调风雨,载协山川。周庭有列,汤孙永延。教声惟被,迈后光前。
-
《晚秋农家八首·其七》拼音版
苦寒牛亦耕,甚雨鸡亦鸣。物物各有职,怠心其敢萌。我老返农圃,学业付后生。语儿续膏油,勿辍读书声。
-
《秋日杂咏八首·其七》拼音版
久雨初晴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
《南堂杂兴八首·其七》拼音版
年过八十更应稀,又向清秋听捣衣。一片雨来书幔黑,数声钟断钓船归。酒垆好事能焚券,齑瓮无情未解围。剩欲出门寻一笑,故人零落叹畴依。
-
《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其七》拼音版
官署萧疏忆去年,重阳落木菊花天。题诗登阁添乡思,买酒开瓶减俸钱。忧旱泪沾荒稻上,散衙囚拜讼庭前。只今野庙多私祭,岘首碑痕更宛然。
-
《又和八首·其七》拼音版
不识三君与八关,平生所敬独肱蟠。扶犁甘雨祥风里,占籍廉泉让水间。聊伴渔翁歌欸乃,且饶犬子赋孱颜。村深隐隐闻箫鼓,知是田家赛社还。
-
《东坡八首·其八》拼音版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君,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