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1)深。
唱支《还山吟》,天高地远傍晚寒山多幽深。
送君还山(1)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2)。
送你还山非常理解你的心,人到老成凡事须得任心意。
看君解作一生事(1),山间偃仰(2)无不至。
见你懂得怎样安排一生事,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
石泉淙淙(1)若风雨,桂花松子(2)常满地。
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买药后衣袋里应有很多钱,回到山中服药又可以延年。
白云(1)劝尽杯中物(2),明月相随何处眠。
白云悠悠相劝饮尽杯中酒,明月相伴哪里还不能成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1)。
睡时回忆追问醒来时的事,梦魂可以和我相互来周旋。
小提示: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为赠别沈千运还山而作,以知交的情谊,豪宕的胸襟,潇洒的风度,真实描绘沈千运自食其力、清贫孤苦的深山隐居生活,亲切赞美他的清高情怀和隐逸志趣。全诗兴象高华,声韵悠远,写得浪漫洒脱,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名士沈千运,天宝(742—756)年间,屡试不中,曾干谒名公(见《唐才子传》),历尽沉浮,饱尝炎凉,看破人生和仕途,约五十岁左右隐居濮上(今河南濮阳南濮水边),躬耕田园。他明白说道:“栖隐非别事,所愿离风尘。……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寂寞了闲事,而后知天真。”(《山中作》)在“终南捷径”通达的唐代,他倒是一位知世独行的真隐士。高适游历淇水时,曾到濮上访问沈千运,结为知交,有《赠沈四逸人》叙其事(见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当时沈千运要回山中别业去,高适作此诗赠别。
相关诗词
-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鍊师归林屋洞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
-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
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
-
送至严山人归山
初到人间柳始阴,山书昨夜报春深。
-
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
远山湖上小,青翠望依稀。
-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
...莲丛莲叶倾。尔不见波中鸥鸟闲无营,何必汲汲劳其生。柳花冥濛大堤口,悠扬相和乍无有。轻随去浪杳不分,细舞清风亦何有。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今日还同看鸥鸟,如何羽翮复参差。复参差,海涛澜漫何由期。
-
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
溪中鸟鸣春景旦,一派寒冰忽开散。璧方镜员流不断,白云鳞鳞满河汉。叠处浅,旋处深。撇捩寒鱼上复沈,群鹅鼓舞扬清音。主人有客簪白笔,玉壶贮水光如一。持此赠君君饮之,圣君识君冰玉姿。
-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湲古至今。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
赋得「相逢俱是岁寒人」
相逢俱是岁寒人,迟暮偏惊摇落辰。鸿雁接天关塞影,渔樵满地雪霜身。论交四海惭兄弟,抗迹千秋泣鬼神。此日炎趋应不少,道旁裘马正纷纶。
-
赋得城山篇为林诸暨公别号
郎官身本是长城,况住城山得胜名。
-
分赋得吴山送俞君还赣
吴山碧石头,雄抱浙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