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蚊谣

刘禹锡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沉沉(1)夏夜兰堂(2)开,飞蚊(3)暗声如雷。

夏夜沉沉,清静的堂屋门窗大开,飞蚊趁着黑暗,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嘈然(1)(2)起初骇听,殷殷(3)若自南山(4)来。

喧闹声突然而来,起初听了吃惊,像是隆隆的雷声从南山传来一样。

喧腾(1)鼓舞(2)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蚊子喜欢在昏暗的夜里嗡嗡地鼓翅飞舞,糊涂人分辨不清,聪明人也感到迷惘。

露华(1)滴沥(2)月上天,利觜(3)迎人看不得(4)

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难于觉察提防。

我躯七尺尔如(1),我孤尔众能我伤。

虽然我有七尺之躯,你蚊子小如芒刺,但是我寡你众,所以你能把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1),为尔设(2)匡床(3)

天生蚊子有一定时节,我不可阻遏,为了避开你的叮刺,我只好躲进蚊帐。

清商(1)一来秋日晓,(2)尔微形饲丹鸟(3)

等到凉风吹来,在秋天的拂晓,你这细微东西就要给丹鸟吃光!

小提示:刘禹锡《聚蚊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聚蚊谣》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此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把那些阴险毒辣的官僚比作在昏暗中喧嚣、害人的蚊子,生动形象而又入木三分地描写了他们的丑态,并且坚信他们总有一天会被消灭,从而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铮铮硬骨,以及对腐朽官僚的鄙视憎恨。全诗十四句,前十二句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具有跳跃性的变化。整篇语言较为质朴,但其中有些语句又富有文彩,在质朴中含着清丽,体现了刘诗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聚蚊谣》此诗作于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刘禹锡任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期。当时,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诗人受到牵连,被贬谪朗州。朝中政敌——腐朽官僚乘机对参与王叔文政治集团的人大肆进行造谣中伤,不断排挤打击,掀起了一阵阵鼓噪。诗人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有感于腐朽官僚的狠毒,于是写了这首诗。

刘禹锡

刘禹锡(诗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