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齿

韩愈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1)

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

俄然(1)落六七,落势(2)殊未已(3)

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

馀存皆动摇,尽落(1)始止(2)

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

忆初落一时(1)但念豁可耻(2)

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1)

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

每一将落时,懔懔(1)恒在已。

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

叉牙(1)妨食物,颠倒(2)怯漱水(3)

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

今来落既(1),见落空相似。

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

馀存二十馀,次第(1)知落矣。

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们会得一个一个地落掉。

傥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2)

如果经常是每年落一个,那么还可以支持二十年。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1)

如果一下子全部落光,那么,和慢慢地落光也是一样。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1)

有人说,牙齿在掉了,看来生命也靠不住了。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我说人生总有一个尽头,寿长寿短,同样得死。

人言齿之豁,左右(1)谛视(2)

有人说,牙齿落空了,左右的人看了也会吃惊。

我言庄周(1)云,水雁各有喜(2)

我说庄子有山木和鸣雁的比喻,我的牙齿落光了,说不定也是喜事。

语讹(1)默固好,(2)(3)还美。

说话多误,那么就经常缄默也好,不能咬嚼,那么就专吃软的东西,也同样味美。

因歌遂成诗,持用(1)妻子。

因为歌咏落齿,就写成了这首诗,常常用它来给老妻和孩子们读读,让他们惊笑。

小提示:韩愈《落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落齿》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讲述掉牙过程中韩愈的思想变化,从紧张到旷达,从恐惧死亡到乐天知命。最后与妻子玩笑,颇为风趣。这首诗既曲折有致,也明白如话,物情俱真,自得其妙。

创作背景

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与崔群书》云:“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令据此诗曰:“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推断诗当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公三十九岁。

韩愈

韩愈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