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于中好·咏史》是清代著名的词作家纳兰性德所做的作品。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徵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此篇有纳兰手书赠友人之遗墨,谓:“马上吟成鸭绿江,天将闲气付闺房。生憎久闭金铺暗,花笑三韩玉一床。添硬咽,足凄凉。谁教生得满身香。至今青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所书与今见之本有异。拙编所依之冯本于此篇后云:“据康熙三十年张纯修刻本《饮水词集·卷下》补。”又(校记):“词牌名《草堂嗣响》、汪刻本作《鹧鸪天》”:“上阕‘金铺’《昭代词选》、汪刻本作‘铜铺”,今遵冯本。帝后虽位在至尊,但其实只是皇帝的附属物,她们的命运大都是操于皇帝之手。辽代宫中帝后多出萧家,其中辽懿德皇后观音,才色绝伦,但被谗而死,无善终。诗人为此而填词咏“才色过人多薄命”之旨。“谁教生得满身香”,颇含骚雅,深蕴不平,个中透露了诗人深隐的牢骚。篇末以景结,更显韵高旨远。
相关诗词
-
蓦山溪·中州乐府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老马省曾行,也频...
-
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二首·其一
陵谷千年变,川原未可分。长湖百里水,中有楚王坟。
-
次韵鉴中八咏·其三·崇山
会稽山水国,崇山幽事多。当时觞咏处,春净花颜酡。磊落黄金罍,玲珑白玉珂。行乐须及时,美人在丘阿。
-
次韵鉴中八咏·其四·梅山
梅山如积翠,的皪手堪捧。遥遥仙人尉,盘盘故时陇。丹泉清可鉴,石乳甘于湩。行将解尘缨,于焉蹈高踵。
-
故仁寿簿张府君挽诗览府君事状见其居靖康国难时读李晟传慷慨不觉泪下衋然有感于中作诗哀之
...神飞鶱。尚想绣帽翁,凛凛躬櫜鞬。指顾还两都,笋簴安陵园。唐家有遗黎,不识金鼓喧。掩卷泪如迸,汗简犹班痕。平时闾阎中,聊乘下泽辕。岂知中激烈,感慨在元元。斯言当余意,为恸声复吞。但闻神州地,昼暝烟尘昏。故老不可得,华屋今丘墦。九原傥作兴,余欲重与...
-
山中归晤允培即订明春入山之期
入山寻旧约,出谷访名贤。怪石横窥涧,长松上拂天。岁时从汉腊,耕凿咏尧年。好句春光熳,相期漱碧泉。
-
次韵鉴中八咏·其七·缥碧楼
楼居本高明,况在松竹间。溪流深几尺,新雨过前山。浮云多变态,好鸟亦间关。偃蹇楼中人,对酒还开颜。
-
次韵鉴中八咏·其二·三山
蓬莱失左股,负以垂天翼。中有仙人居,珠宫灿瑶席。凝云不飞去,化作轮囷石。弹琴坐石上,长忆三山客。
-
读晋史九首·其一
林疏暑风剧,窗户殊未凉。悠然倦不力,吾我已俱忘。眼醒见周秦,眼醉游轩黄。日月山外过,兴废枕中藏。振衣起长啸,六合何轩昂。斯人纵高视,旁皇复旁皇。于焉读晋史,感激系中肠。言言不能已,自笑已如狂。
-
咏史
十八侍中郎,春深侍建章。呼卢金戺侧,蹋鞠玉楼旁。夜赐离宫酒,朝薰异国香。可怜秦殿女,向月卷罗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