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伶传
〔明〕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的艺人。金陵是明朝的留都,明朝社稷祭坛和各部衙门都还保存着,又正当太平盛世,人们自然追求娱乐,男子女士寻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多到脚趾相碰踩的程度。因演技高而众所周知的戏班子大概有几十家。其中最出名的有两家:一是兴化部,一是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有一天,新安商人召集这两个戏班子,举办演唱大会,广泛地邀请金陵的贵宾、文人、名妓以及淑女,这些人全部来齐了。兴化部被安排在东台,华林部被安排在西台。两台都演名为《鸣凤》的戏,所表演的是椒山先生事迹。等到演了一半时,只听得两家的曲调都符合音律,两家的演唱也都合乎节奏,观众都拍手称好。当演到两相国同论河套一场戏时, 西台上扮严嵩相国的是李伶,东台上出场的是马伶。此时坐在场中的观众都转身向西看,不时发出赞叹之声,有的人看高兴了,大喊着上酒,有的人将座位移得更加靠近西边,观众的脸不再向东台看了。没有多久,再演下面的场景时,东台却不能演到终曲了。打听其中原因,方知马伶因败于李伶之下而感到耻辱,已经换下戏装逃走了。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马伶是金陵擅长唱戏的名角。他走之后,兴化部又不肯随即找人接替马伶,竟然中止活动,不再演出。于是,华林部就独占盛名了。马伶离去将近三年才回来。他把兴化部的旧伙伴全都请回来,向新安商人请求道:“今日希望能为我们安排宴会,邀集前一次来过的宾客,我们要和华林部再对演一次《鸣凤》,呈献一日的欢快。”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演奏之后,不久又到论河套一场戏,马伶再扮演严嵩相国出场。李伶忽然发不出声音,匍匐着身子向马伶口称弟子。这一天,兴化部的演出远远地胜过了华林部。当天夜里,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他们说:“你是天下擅长演戏的艺人!然而,李伶扮演严相国已经达到顶点了,天下没人能取代李伶。你又是从哪里学到了技艺而能超过他的呢?”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马伶说:“你们说得有道理,天下没有能取代李伶的人,李伶却又不肯教我。我听说,当今相国昆山人顾秉谦,与严相国是一类人。我就前往京师,请求当顾秉谦的看门衙役。三年间每天在朝房侍候这位昆山相国。我观察他的举止,聆听他的语言,时间一久就学到了他的精神风貌。顾秉谦正是我最好的老师啊。”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华林部的人听后都很钦佩他,他们向马伶罗列敬拜,然后离开了。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先辈是西域人,当时人还称呼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唉!马伶以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为耻,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小提示:侯方域《马伶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马伶传》是明末清初散文家侯方域创作的一篇传记。文章讲述了艺人马伶扮演奸相严嵩,但在一次技艺较量中输给了李伶。他远去京师隐姓埋名作了当朝相国顾秉谦的门卒,于观察模仿中提高技艺,三年后在第二次技艺较量中终获成功。作者一方面赞颂了马伶刻苦磨练、精益求精的从艺精神,另一方面则通过马伶观察、模仿顾秉谦却使扮演严嵩的形象获得成功的记述,暗示顾秉谦和严嵩是一路货色,从而巧妙地达到了讽刺现实的目的。全文情节生动,叙述繁简得当,结构安排颇具匠心。
- 作品出处壮悔堂文集
- 文学体裁传记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创作背景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侯方域游历南方,后来居留南京,参加复社,与魏党余孽阮大钺进行过斗争。这篇人物小传,是他寓居南京时写就。文章采录了南京当时的传说,以张扬马伶其人其事,并将矛头指向顾秉谦,旁敲侧击,来讥讽阮大钺。
相关诗词
-
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田仲已死,而雒阳有剧孟。周人以商贾为资,而剧孟以任侠显诸侯。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剧孟行大类朱家,而好...
-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前后各喝马一声
癸卯到人间,本是非凡兔。因为玲珑罚下来,马氏住。愿再修行做。复遇害风仙,传得深深趣。黄鹤洞中仙道成,马风去。直指蓬莱路。
-
清心镜·赠马守清
马姑姑,后归去。日用无为,清闲养素。休讲论、女姹婴娇,更虎龙斗处。屏尘缘,得真趣。火灭烟消,气神坚固。内云游、功满三田,上蓬莱仙路。
-
满庭芳·赴莱州黄箓大醮作
口口相传,真真相济,悟来意解心通。玄中妙趣,明月应清风。师祖钟离传吕,吕公得、传授王公。王公了,秘传马钰,真行助真功。彭城并道友,邀予追荐,数次途中。更同知节使,节副相容。跪领尊官台旨,加持在、紫极之宫。亡灵福,超升天界,...
-
苏幕遮·赠马公
好云游,是马钰。幸遇华宗,一视如亲族。拜礼从今为骨肉。仰荷恩怜,终日闲相逐。告吾兄,听我嘱。莫虑儿孙,自有儿孙禄。愿早灰心明性烛。占取清闲,修取将来福。
-
风马儿·继重阳韵
意马颠狂自由纵。来往走、珰滴琉玎。更加之、心猿厮调弄。歌迷酒惑财色引,珰滴琉玎。幸遇风仙把持鞚。便不敢、珰滴琉玎。待清清、堪归云霞洞。浑身白彻再不肯,珰滴琉玎。
-
耍孩儿·借马
...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 备。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六煞]不骑啊,西棚下凉处栓。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管晏列传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
-
货殖列传序
...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 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