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临江仙·送钱穆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聚,赞赏友人面对坎坷奔波时的古井心境和秋竹风节;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与友人分别,抒发了对世事人生的超旷之思。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临江仙
- 创作年代1091年
创作背景
《临江仙·送钱穆父》这首词是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钱勰在元祐三年(1088)九月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元祐五年(1090)又徙知瀛洲,于次年春赴任启行,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以此词赠行。
相关诗词
-
《临江仙·月下看梅》拼音版
一轮月似新磨镜,梅花弄影纵横。夜阑深院暗香生。寻诗临妙境,愿结岁寒盟。莫是姮娥怜玉貌,流连欲画难成。忽听街鼓转残更。幽光无限好,玩久觉风轻。
-
《临江仙·莫道春归愁已绝》拼音版
莫道春归愁已绝,残秋别样难支。画栏凭遍月轻移。谁将纤影,又送极天西。待倩征鸿传信息,断肠空自凝思。暗风不动小荷池。岸边衰柳,独舞碧丝丝。
-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拼音版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
《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拼音版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
《临江仙·十二高峰天外寒》拼音版
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
-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拼音版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欲凭危槛恨偏长,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
《临江仙·探梅》拼音版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
《临江仙·夜归临皋》拼音版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
《临江仙·自古伤心惟远别》拼音版
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高城深处是青楼。红尘远道,明日忍回头。
-
《临江仙·都城元夕》拼音版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