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蓟北门行
〔唐〕
虏阵(1)横北荒,胡星(2)耀精芒(3)。
胡虏列阵横行在北方荒原,胡星闪耀血腥的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1)。
报信的羽书速如惊电,示警的烽火昼夜燃烧。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1)。
调兵谴将的虎型竹符急救边难,武装战车森森而行。
明主(1)不安席(2),按剑心飞扬。
明主坐不安席,按剑怒心飞扬。
推毂(1)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用隆重礼遇任命将帅,军旗连绵登上战场。
兵威冲绝幕(1),杀气凌穹苍。
兵威凌厉直逼大漠,杀气汹汹直冲苍穹。
列卒(1)赤山(2)下,开营(3)紫塞(4)旁。
列站阵与赤山之下,扎军营于紫塞之傍。
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1)。
孟冬季节风沙漫天,旌旗被风沙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1)。
画角阵阵悲鸣海月,征衣不脱,漫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1),弯弓射贤王(2)。
挥利刃直斩楼兰王,弯雕弓直射左右贤王。
单于(1)一平荡(2),种落(3)自奔亡。
荡平匈奴单于,追逐其部落,各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将军收功捷报上呈天子,漫天歌舞,凯旋回归咸阳。
小提示:李白《出自蓟北门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出自蓟北门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分为四个部分,作者开篇描述战争中两军对峙的状况,告急文书闪电般呈来,表现出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氛围。继而大敌当前,爱国将士不畏严寒,君臣一心,共御外辱。随后战争开始,战场之上扬起战争的灰烟,杀机顿时充斥四野。将士们射贤王,灭单于,舍身保国,奋勇杀敌。最后部队荡平敌军凯旋而归,奏天子,回咸阳,举国欢庆。全诗歌颂了将士们反击匈奴贵族侵扰的抗争精神,同时也描绘出了远征将士的艰苦生活。这首诗写塞垣征战之事,泛言燕蓟风物及征战辛苦,兼抒立功报国之情,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2年
创作背景
天宝十一年(752),李白北游蓟门时,面对边塞风光,内心有感而发,作成此诗。
相关诗词
-
自蓟北归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
出江陵北门便有诗思
反闭柴门谢绝诗,二年强饭慰肝脾。朝来威远门前路,已被渠侬圣得知。
-
北门行
慕道逍遥游,不作枯槁语。二年客都城,卒岁厌贫窭。乃知北门诗,圣人亦有取。自于万事捷若机,今日已晤前日非。五月披裘不取金,放歌会采南山芝。
-
平齐行二首·其一
胡尘昔起蓟北门,河南地属平卢军。貂裘代马绕东岳,峄阳孤桐削为角。地形十二虏意骄,恩泽含容历四朝。鲁人皆解带弓箭,齐人不复闻箫韶。今朝天...
-
出合肥北门二首·其一
淮水东来没踝无,只今南北断修涂。东风却与人心别,布暖吹生遍八区。
-
纪行寄乡中诸友
...,羽檄动三军。旗鼓朝朝见,笳箫夜夜闻。乍思蓟北门,已涉渔阳外。不见万里城,但见万里塞。发鞍松亭口,饮马宽河阴。寒云薄日色,曙雾结归心。惠州又白霫,意倦思少息。登高望海山,远树霞光赤。时时携小校,孤嶂读残碑。行处翻如梦,回来却自疑。所怀故乡人,缥缈越...
-
晓出茂州北门历双溪口陟土地岭
晓出茂郡城,乱山峙屏障,沙径多转折,东指复北向。山脚汇双流,石漱桃花浪。缘溪策马行,登陟穷怪状。迢迢岭路遥,竹青遍山放。寒翠吐晴烟,渺似春阴酿。盘旋到岭头,孤云低可傍。回首见九峰,雪朗神气王。地僻少人过...
-
日出入金阊门行寄友
...入,金阊门,朝随明星暮紫云。素食经秋亦何意,素心空自生氤氲。群英绕毂不得前,白发萧萧蒙少年。当关者谁奋怒言,何以处我山之巅。可怜神龙不见日,满身烟雾相随出。可怜尧舜不见人,龙车遥遥度紫旻。康衢之家难上闻,土阶三尺深重闉。相如肺病犹著书,子云天禄寥...
-
君子有所思行
晨出蓟北门,顾望黄金台。高台亘层云,照耀五城开。骏骨没已久,昭王安在哉。驱马往从之,中涓难为偕。台下谁家子,骎骎逝龙媒。金鞭摇白日...
-
十六日开船值北风大作复泊北门
风急江难渡,天寒雪更飘。济川虽有楫,跨海恨无桥。使节辞吴近,官军去楚遥。北门仍系缆,山雨夜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