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高日观比部
〔明〕
高视俯中原,山川多郁结。
屈指历词场,大小各区别。
角触牙争势不同,大鹏振翼摇轻风。
鹰鹯燕雀一时起,高者入汉低飞蓬。
吾粤挺然天之侧,罗浮屹峙撑南国。
灵妙不数珠犀奇,晓气尚能悬五色。
开元之世有曲江,国初先生五者良。
手提只轮当大队,揽挈日月回精光。
济南诸子多凌厉,逸气自是无一世。
独言吾国有小梁,迭主齐盟纷结袂。
中秘当年号老成,篆籀草隶工较精。
桢伯书生颇趫桀,亦与等辈争高名。
大雅琳琅间断绝,丝管啁嘈世所悦。
衣钵谁人悟正因,文章有道存蜩掇。
比部高公旷世才,大义亲承法眼来。
梁李欧黎都及见,夜入寒潭剖蚌胎。
大历丰神建安骨,六朝粉黛凋无色。
玉琬常凌冰雪虚,宝剑乍视光犹逼。
嗟予生晚后数子,得公引迪差可喜。
大海津涯渺莫寻,一苇正渡亦如此。
此事沉吟久未陈,世人笑我真狂生。
因公感激具至意,醉歌袒裼如有神。
人生世路常偪侧,去住功名若瞬息。
满腹愁肠可奈何,寸心万古堪镌勒。
词赋风流事岂徒,凤鸟既至河出图。
昔贤鞭弭今犹在,此日须公金仆姑。
师武臣力不失霸,置身肯在杨马下。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荅赠刘载甫比部言别
五月江流涨,家人苦郁蒸。把君赠佳句,忽似踏层冰。为别亦常事,忘情终不能。渐深交态后,知已感偏增。
-
寄高日观太守
御屏当日记循良,廿载归来鬓未苍。五岭常为诗社长,三朝今见丈人行。烟霞漫自耽幽壑,姓字时闻入建章。早晚除书徵穗石,为君且换芰荷裳。
-
夏五日袁比部携酒访舟中
燕京阊阖五云开,袪服晨趋亦快哉。萍水敢期仙客棹,榴花还及故人杯。西曹词赋留高步,东郭河山得隽才。戎马正当挥涕日,可无飞檄自天来。
-
南山赠林迁于比部
忆自随三釜,同歌沧海篇。何期傍九日,得结碧山缘。江汉兵戈外,风烟鱼雁前。相看未忍别,更上木兰船。
-
昼锦堂·其二·赠宋牧仲比部,时以枫香词见示
雪苑才人,相门遗笏,海内大宋争传。犹忆当年宿卫,衣马翩翩。壮岁诗书频折节,英游把臂满词坛。挥毫处,击钵高吟,题残十样蛮笺。长安。投缟苎,争簟扇,一时驱驾群贤。善病围宽沈约,渴类文园。晴窗填就花间句,绿樽鉴定米家船。枫香好,读...
-
赠李皞如比部谪理彰德
五羊相接古端州,近有高人宦辙留。郁石已无归箧载,隋珠犹讶路人投。调追正始回风雅,迹任时趋唤马牛。此去西园飞盖地,风流千古旧应刘。
-
秋日喜吴光卿孝廉至招同李伯襄太史曾元鲁比部黎有道山人小集·其四
客邸秋将莫,相过破寂寥。病馀诗兴在,凉入酒魂销。久坐衣嫌薄,高谈漏不遥。清狂真我辈,胜事又今宵。
-
秋日喜吴光卿孝廉至招同李伯襄太史曾元鲁比部黎有道山人小集·其三
木叶萧萧下,庭阶事事幽。自公多暇日,久客不禁秋。寂寞元吾分,过从得旧游。披襟谈夙昔,竟夕为淹留。
-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
-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其一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