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碑一纸并古诗呈王梅溪太守
〔宋〕
公生博物好奇古,劝我搜求秦望碑。
我来稽阴且三载,梦寐绝顶云俱驰。
事非近代问父老,鼻祖已来犹不知。
或云其山多虎狼,渊湫罅井蟠蛟螭。
魍魉木客忌人到,阴霾贼雾迷羊歧。
樵夫悬磴惧失势,一落万丈谁能支。
吾意此如钟乳穴,民昔畏扰相诪欺。
曩时山东之罘石,磅砰入海无津涯。
固知秦人游戏馀,非民之利宁一时。
暇日登临云门寺,僧曰若耶溪上奇。
山曰何山势最峻,丹鹤夜宿天孙枝。
南望天台西钱唐,下视峰岫如群儿。
李斯篆书真刻本,昔人避乱此见之。
裹粮遂偕墨工往,扳崖贯木如鹿麋。
举觞酹酒山之神,千古呵护烦神司。
销铄仅存三尺许,龟趺就凿山石为。
剜苔剔藓随手剥,面节背角摧霜皮。
老龙脱甲蛇解蜕,铺纸拭墨漫披离。
收藏入袖恍若失,遐想往昔还嗟咨。
我闻太古功德盛,铺写不尽乾坤仪。
诗书纸上自不朽,金石还有磨灭期。
秦皇不慕仁义业,直谓尧舜犹瑕疵。
焚书欲盖前代美,宁闻伏生传有颐。
后生不废丞相书,歌颂虽在皆浮辞。
惜哉此纸无一画,欲记存亡人应嗤。
他年好事继追访,姑愿首尾观吾诗。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支]韵
- 创作年代宋代
相关诗词
-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七
南阳有菊水,一掬清且鲜。满潭浸秋色,餐英饮寒泉。将以寿道脉,非惟制颓年。岂不随众草,正色乃自然。
-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四
淡淡暮秋色,行行绕疏篱。最爱重九名,拟和柴桑诗。风流足千载,感慨彼一时。此日不易得,有酒安可辞。
-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五
白露零高寒,西风满原野。浊酒欢重持,黄花笑盈把。诗句斐莫裁,秋容浩难写。岂为今日娱,逢之百世下。
-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十
天台赤霞顶,峨眉翠云间。人物自楚楚,文采何斑斑。屈宋艳何摘,陶谢高可攀。咳唾随天风,万古辉此山。
-
蓼蒐庵诗为王必先太守赋
王氏坟庵颇易寻,旧栽松柏巳成林。蓼莪每动双亲念,春草难忘一寸心。峰远蟠桃红日薄,波澄彭蠡白云深。题诗不尽劬劳意,聊为君侯写德音。
-
乐府变十九首·其一·治兵使者行当雁门太守
...止若春风,动则夏电。士女避敌走,不敢开门。任君令开门,全活千万人。生我父母,存我任君。入夜不宿,或昼辍飧。胄而拊循,挟纩一言。愿与同死,不蕲独全。贤哉我师任君,媪死不归,墨而戎绖。慈母令子,明君良臣。辑兵持服,舍车而徒。老弱奔走,巷哭旅呼。家...
-
毗陵天庆观画龙自题姑苏羽士李怀仁醉笔诗呈王君保寺丞使君
姑苏道士天酒星,醉笔写出双龙形。墨迹从横夺造化,蜿蜒满壁令人惊。一龙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极沧溟小。手弄宝珠珠欲飞,握入掌中拳五爪。一龙排山山为开,头角与石争崔嵬。波涛怒起接云气,不向九霄行雨来。万物焦枯天作旱,两雄壁隐宁非懒。真龙不用只画图,猛拍栏...
-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
因风再寄南昌故人兼简王帅子文
江湖归亦好,朋友恨相疏。倏作三年别,才通一纸书。诗盟谁是主,世道正愁予。若见王都督,烦君问起居。
-
江城子·再和呈马守
天回北斗欲中宵。屡移杓。客魂消。记得皇州,灯火虹成桥。异俗西南开万里,冠带尽,百蛮徭。卢溪太守未还朝。起朱楼。接层霄。翠幕红妆,歌管玉为箫。民乐丰登无一事,看下诏,采风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