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清〕
朔风(1)吹散三更雪,倩魂(2)犹恋桃花月(3)。梦好莫催醒,由他(4)好处(5)行。
凛冽的北风,将三更天还在飘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飞扬。在梦中,相思之人还在迷恋开满桃花的明月之夜。梦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让他在美好的梦境中多转一转吧。
无端(1)听画角(2),枕畔红冰(3)薄。塞马(4)一声嘶,残星拂大旗(5)。
没有任何征兆,梦中突然听见了画角声,醒来时,泪水已经在枕边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红冰。耳中听到的是塞马的嘶鸣,眼中看到的是斜挂着残星的军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壮阔的景象。
小提示: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词写驻留塞外的征夫在风雪之夜对妻子的思念。上片首先描写塞外之夜风雪交加的典型物候特征,接着写梦中的情形。梦境的温馨绮丽和现实的苦寒荒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悲苦。“三更雪”和“桃花月”,一实一虚,哀乐毕现,自然而然地引出三四两句对虚幻幸福的渴望。下片紧承上片,继续写梦,但却跌宕曲折,生出新意。即使是梦境也不能久长,令人心烦的画角声无端地惊醒了好梦。泪流成冰,既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深,同时也进一步渲染了塞外的苦寒。最后以景语作结,塞马嘶鸣,残星大旗,和朔风飞雪首尾相应,为痛苦低沉的词境注入了苍凉壮阔的质素,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菩萨蛮
- 创作年代1682年
创作背景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途中。是一首以纪梦的艺术手法,表达离情别恨的词。
相关诗词
-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
菩萨蛮·西风送雨鸣庭树
西风送雨鸣庭树,嫩寒先到孤眠处。愁极梦频惊,马嘶天渐明。千林枫叶赤,寒事催刀尺。树杪又斜阳,迢迢归路长。
-
菩萨蛮·西风都是行人恨
西风都是行人恨,马头渐喜归期近。试上小红楼,飞鸿字字愁。阑干闲倚处,一带山无数。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
-
菩萨蛮·东风去了秦楼畔
东风去了秦楼畔,一川烟草无人管。芳树雨初晴,黄鹂三两声。海棠花已谢,春事无多也。只有牡丹时,知他归不归。
-
菩萨蛮·登楼一望南山雪
登楼一望南山雪,使君风味如新月。月向雪前明,主人今夜情。平生相与意,老病犹堪记。对酒为君欢,酒杯嫌未宽。
-
菩萨蛮·晚风断送归帆急
晚风断送归帆急,重城回首天连碧。犹有小楼情,西山如旧青。故园今渐近,应卜灯花信。一喜一牵萦,平分两处心。
-
菩萨蛮·画屏绣阁三秋雨
画屏绣阁三秋雨,香唇腻脸偎人语。语罢欲天明,娇多梦不成。晓街钟鼓绝,嗔道如今别。特地气长吁,倚屏弹泪珠。
-
菩萨蛮·玉楼云散花憔悴
玉楼云散花憔悴。紫泉月冷重门闭。门外夜乌啼。伤心闻捣衣。团团争忍见。画箑愁无限。何处去年人。酒痕沾泪痕。
-
菩萨蛮·箫云吹断秦楼迥
箫云吹断秦楼迥。玉蟾还印阑干影。来去两无因。春屏梦里人。衔愁双翠羽。啼遍池南树。银缕怨留香。罗衾一夜凉。
-
菩萨蛮·画帘深掩酴醾雪
画帘深掩酴醾雪。天涯酒醒空啼鴂。芳恨玉人知。罗襟绣折枝。春阴无奈薄。风飐金铃索。筝语绿杨楼。丝丝替绾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