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唐〕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吾弟李沈这次从京都来,特意慰问我,问我有哪些苦恼。
沐猴而冠(1)不足言,身骑土牛(2)滞东鲁。
我因为不愿等同于朝廷中那些沐猴而冠者,便只好滞留于东鲁,沦为平民。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沈弟即将回到京都,凝弟还将留下来,沈弟的此行就将如同孤雁飞向秦地的秋空。
坐来(1)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我们坐饮的时间不短了,此刻又值北斗高挂,黄叶落纷纷。
丝桐(1)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悲秋的琴声时时传来,使在座之人更加充满依依惜别之情。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1)夜中雪。
皎洁的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这情景就如同当年王子猷在会稽看到的雪景。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1)。
为明日的分别而干杯,李凝兄弟就要回到我久久想念的长安。
遥望长安(1)日,不见长安(1)人。
那里弥漫的尘埃使我惆怅不已,我只能望见长安的日色而望不见我所思念的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1)。
长安的空城高入九天,我曾在那里作皇上身边的侍奉。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
时光一日复一日的推移,而我对皇上的忠爱之情始终未渝。
屈平(1)憔悴滞江潭,亭伯(2)流离放辽海。
我现在的心境如同屈原的沉吟泽畔,又如同崔骃被放逐到辽东的海边。
折翮(1)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我像那折断残膀的鹏鸟随地跳飞如转蓬,又像那受伤而飞的秋雁闻虚弓也会坠落。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1)。
既然朝廷早已把高洁之士弃之山野,恐怕我终生像张长公一样默默无闻了。
小提示:李白《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杂言诗。此诗是诗人借送族弟李沈去长安,倾吐自己被排挤出长安后的愤激心情。诗中一方面对那些“沐猴而冠”的权贵投以极端的蔑视,另一方面又念念不忘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渴望有朝一日再返长安实现自己的抱负。全诗以激昂的感情,丰富的联想,托古喻今,回顾了诗人的不幸遭遇,抒发了诗人遭受打击排斥的愤懑情怀,表明了诗人“发白心不改”的坚定志向。
创作背景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的漫游时期。当时李白在单父游历,恰逢其本家兄弟李沈也从咸阳来到此地。于是李白、李沈、李凝兄弟三人欢聚、游猎。李沈要回秦地,李白、李凝在东楼上为他饯行。李白因作此诗送别。
相关诗词
-
送宗弟达之还南谯二首 其一
芳草河梁道,萋萋一送君。乡心秦海阔,客路秣陵分。白苎更春服,黄梅变夏云。临岐重携手,征鸟惜离群。
-
七月十二日夜登清心阁醉吟
小楼秋夜月明底,仰不见天惟见水。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杨子。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
送族弟子西赴省
吾家词伯达斋翁,阿季文名有父风。笔阵千军能独扫,马群万古洗来空。嗟予还笏归林下,看子乘船入月中。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与君外兄弟,初如一池鱼。中年云雨散,各异涧谷居。客舍复相从,语极长唏嘘。青衫奉朝谒,白发惊晨梳。百年不堪把,一樽欢有馀。清言我未厌...
-
太守陈侯见要登黄山送马东玉遂用李白登黄山送族弟济赴华阴韵呈陈侯并送东玉
...铜虎符,合在帝苑栖。邀我登黄山,攀云绝长梯。霜林正摇落,寒鸟鸣惨悽。金牛饮空渚,天镜开峨嵋。尘埋宋武妓,藓剥开元碑。谪仙送客处,魂断白日低。松梢想独鹤,轩昂避群鸡。还思北溟钓,赤脚踏鲲鲵。时穷壮士耻,思远骚人悲。且举一杯酒,肯分云与泥。坐有北...
-
秋夜送阎五还润州
通庄抵旧里,沟水泣新知。断云飘易滞,连露积难披。素风啼迥堞,惊月绕疏枝。无力励短翰,轻举送长离。
-
秋夜送户部家叔登黄阜
离亭对衰柳,落日送行客。秋声在孤屿,兴来恣探陟。台殿澄夕阴,明灯照禅室。夜静山月高,潭虚映空色。水镜清道心,超然垢氛涤。浮云亦何意,聚散随所适。风叶逐归蓬,霜空起寒笛。
-
山楼秋夜有怀
旅宿燕关暮,天寒霜叶稀。凉风生夜榻,客泪下秋衣。路远乡云断,山深边草肥。堪凄珠树鹤,何日故林飞。
-
秋夜送客
秋至关河木叶乾,送君西去路漫漫。潮喧古渡猿啼隐,露下空江雁影寒。数点渔灯归浦远,一声僧磬出林残。片帆渺渺知何处,后夜相思独倚栏。
-
送邵横庵之秦中
五月火云烧幽州,大风驱之云不流。昨夜雨来不盈掌,山鬼叫啸农为愁。远闻秦中黑霜下,化作??飞满野。秦人瘠畏越人视,君今西去胡为者?道是终南山色佳,四时众壑鸣风雷。莲花百丈青到眼,骑龙直上升仙台。君家昔人东陵老,种瓜却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