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楚茨
〔先秦〕
楚楚(2)者茨(1),言(3)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4),我稷翼翼(5)。我仓既盈,我庾维(9)亿。以为酒食,以享(6)以祀,以妥(7)以侑,以介(8)景福。
田野里生长簇簇蒺藜,去清除这些带刺荆棘。为什么自古就这样做?因为要种植高粱小米。我们的小米长得茂盛,高粱在地里排得整齐。粮食堆满我们的谷仓,囤里也装得严实紧密。用它们做成美酒佳肴,作对列祖列宗的献祭。请他们前来享用祭品,赐我们宏福无与伦比。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2)或亨,或肆(3)或将(11)。祝(4)祭于祊,祀事孔(12)(5)明。先祖是皇(6),神保(10)(7)是飨。孝孙(8)有庆,报以介(1)福,万寿无疆!
我们步趋有节神端庄,把那些牛羊涮洗清爽,拿去奉献冬烝和秋尝。有人宰割又有人烹煮,有人分盛有人捧献上。司仪先祭于庙门之内,那仪式隆重而又辉煌。祖宗大驾光临来享用,神灵将它们一一品尝。孝孙一定能获得福分,赐予的福分宏大无量,赖神灵保佑万寿无疆!
执(5)爨踖踖,为俎孔(13)(2)硕,或燔或炙。君妇(6)莫莫,为豆(7)孔(13)(2)庶。为宾为客,献(8)酬交错。礼仪卒(9)度,笑语卒(9)获(10)。神保(11)(3)是格,报以介(1)福,万寿攸(12)酢!
掌膳的厨师谨慎麻利,盛肉的铜器硕大无比,有人烧肉又有人烤炙。主妇怀敬畏举止有仪,盘盏中食品多么丰盛,席上则是那宾客济济。主客间敬酒酬答来往,举动合规矩彬彬有礼,谈笑有分寸合乎时宜。祖宗的神祇大驾光临,赐福回报子孙的心意,万寿无疆宏福与天齐!
我孔(11)(2)熯矣,式(4)礼莫愆。工祝(1)致告,徂赉孝孙(3)。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6)尔百福,如(7)畿如(7)式(4)。既齐既稷,既匡(8)既敕。永锡(9)尔极,时(10)万时(10)亿!
祭祀中我们极其恭谨,因而礼仪周全没毛病。于是司仪向大家致辞,赐福给主祭孝子贤孙。上供的祭品美味芬芳,神灵很喜欢又吃又饮,要赐给你众多的福分。祭祀遵法度按期举行,态度恭敬而举止敏捷,庄严隆重又小心谨慎。因而永赐你极大福分,成万成亿绵长无穷尽!
礼仪既备(16),钟鼓既戒(9),孝孙(5)徂位(10),工祝(2)致告,神具(17)(11)醉止,皇(3)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7)(4)聿归。诸宰(13)君妇(6),废(14)彻不迟。诸父(15)兄弟,备(16)言(1)燕私。
各项仪式都已经完成,钟鼓之乐正准备奏鸣。孝孙也回到原来位置,司仪致辞向大家宣称:神灵都已喝得醉醺醺。神尸起身离开那神位,把钟鼓敲起送走神尸,祖宗神祇于是转回程。那边众厨师和主妇们,很快地撤去肴馔祭品。在场的诸位父老兄弟,一起来参加家族宴饮。
乐具(4)(3)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5),莫怨具(4)(3)庆。既醉既饱,小大(7)稽首。神嗜饮食,使君寿考(8)。孔(9)(1)惠孔(9)(1)时(2),维(10)其尽之。子子孙孙,勿替(11)引之!
乐队移后堂演奏曲调,大伙享用祭后的酒肴。这些酒菜味道实在好,感谢神赐福莫再烦恼。大家都吃得酒足饭饱,叩头致谢有老老少少。神灵爱吃这美味佳肴,他们能让您长寿不老。祭祀十分顺利而圆满,赖主人尽心恪守孝道。愿子孙们莫荒废此礼,永远继承将福寿永葆!
小提示:诗经《小雅·楚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小雅·楚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王祭祖祀神的乐歌。全诗六章,每章十二句,描写了祭祀的全过程,从稼穑言起,由垦荒到丰收,由丰收而祭祀,从祭前的准备一直写到祭后的宴乐,详细展现了周代祭祀的仪制风貌。此诗有序曲,有乐章主体,有尾声,脉络清晰又完整和谐,结构严谨,风格典雅,宛如一首庄严的交响乐。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一首周王祭祖祀神的乐歌。《毛诗序》称此诗:“刺幽王也。政烦赋重,田莱多荒,饥馑降丧,民卒流亡,祭祀不飨,故君子思古焉。”朱熹在《诗序辨说》里指出:“自此至《车舝》凡十篇,似出一手,辞气和平,称述详雅,无风刺之意。《序》以在变雅中,故皆以为伤今思古之作。《诗》固有如此者,然不应十篇相属,绝无一言以见其为衰世之意也。”朱熹的这段议论得到了后世不少学者的赞同。
至于祭祀者的身分,朱熹则以为是卿大夫,他在《诗集传》中指出:“此诗述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其宗庙之祭。”后世学者多不同意朱熹之说,以为祭祀者当为周王。如范家相《诗渖》云:“按《左传》引‘我疆我理’二句,明云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则非公卿可知。《周礼·钟师》云:尸出入奏《肆夏》。又《左传》:金奏《肆夏》之三。诗曰:‘鼓钟送尸’。是金奏《肆夏》也,公卿焉得用之?《郊特牲》曰:大夫之奏《肆夏》,由赵文子始也。如以为公卿大夫之诗,则仍是衰世之音矣。”胡承珙《毛诗后笺》云:“《集传》公卿之说,不独初祭求神、鼓钟送尸非公卿所有;即如絜牛骍牡之牲、君妇诸宰之号、奏寝之乐、燕毛之礼、千仓万箱之入、四方八蜡之祭,皆非公卿所宜有也。”
不过,今人论诗者也并不泥定此诗为写周王祭祀。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论及此诗时说:“这首诗,在年代上比较更晚,祭神的仪节和《少牢馈食礼》相近。彼礼,郑玄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虽不一定就是这样,但足见其礼节之晚。主祭者的‘孝孙’可能是周王,可能是那一国的诸侯,也可能是卿大夫。在春秋末年鲁之三家已用‘雍彻’,季氏已用‘八佾舞于庭’,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仪式并没有什么区别了。”(《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又陈子展云:“我们以为《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可能是西周初年王室也就是大奴隶主一家举行宗庙方社田祖等祭祀所用的诗乐。诗里称我,我孝孙,像是周王自称;诗里称尔,尔孝孙,像是诗人称周王。我以为此诗非孝孙自作,当是史巫尸祝之流所作。”(《雅颂选译》)
相关诗词
-
忆小园花事
天南人去二三月,小苑花飞五六枝。孤阁自开巢乳燕,疏帘不卷驻游丝。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最忆东邻夜吹笛,一声遥在月明时。
-
小山歌
人说淮南有小山,淮王昔日此登仙。城中鸡犬皆飞去,山上坛场今宛然。世人贵身不贵寿,共笑华阳洞天口。不知金石变长年,谩在人间恋携手。君能举帆至淮南,家住盱眙余先谙。桐柏乱流平入海,茱萸一曲沸成潭。忆记来时魂悄悄,想见仙山众峰小。今日长歌思不堪,君行为报三青鸟。
-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八
写得衰容似十全,野情何限水云边。武陵花木为谁茂,洛渚风流徒自怜。还有寒酸堪笑处,亦应怀抱暗凄然。隳形不敢栖华屋,水畔閒来上小船。
-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三
堪把长悬在户庭,却疑身在小蓬瀛。满堂动色嗟神妙,挂壁高泉似有声。看去便须终日往,坐来疑有白云生。一沟泛碧春流水,宁敢匆匆便濯缨。
-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一
身世蹉跎楚水头,高心休拟凤池游。我今飘荡还如此,画向丹青也合羞。何处更能分道路,无人一为棹扁舟。犹应更有前途在,乘兴閒看万里流。
-
荀子·儒效
...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毕是矣。乡是者臧,倍是者亡;乡是如不臧,倍是...
-
庄子·杂篇·(1)庚桑楚
...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小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南荣囗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南荣囗曰:“唯。”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南荣囗惧然顾其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南荣囗俯而惭,仰而叹,曰:...
-
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
-
楚天
楚天如梦水悠悠,花底残红漫不收。独绕去年挥泪处,还将牢落对沧洲。
-
楚辞·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在?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