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
〔唐〕
夹岸复(1)连沙,枝枝摇浪花(2)。
从河流两岸,一直延伸到整片沙滩上,全都长满了芦草。当微风吹起时,层层翻动的芦花就像波浪一样,煞是好看。
月明浑(1)似雪,无处认渔家。
在月明的夜晚,银白色的芦花像雪一般,白茫茫一片,令人认不出渔翁的家在哪了呢!
小提示:雍裕之《芦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芦花》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作品。此诗从芦花生长的环境和态势开始着手描写。“夹岸复连沙”,写出了芦花近水岸边的生长之地,并写出了芦花的之盛,之茂。后一句“枝枝摇浪花”用一个比喻形象的描绘出了芦花之美,如流动翻滚的浪花一般。“月明浑似雪”一句写出了夜晚的芦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雪一样白的景象。“无处认渔家”写出了作者处在飘渺的江面之上,已经看不到有渔家的渔船来往,描绘出一片飘渺悠远的意境。总体来说,这首诗从芦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姿态,以及盛开之盛都描绘出了作者此时所能感受到的芦花江边之美。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相关诗词
-
赵持志出先公文炳所藏芦雁
...坐嗟上界足官府,十年高阁空双眸。岂无诗句强模写,晓梦不到寒江头。何人笔墨得能巧,活脱所见来神州。高堂素壁试披拂,已觉身在芦花洲。嗟嗟江海人,兀兀一叶舟。烟蓑雨笠不自好,风雪横来翻百忧。岂知公子曾未见,缣素髣髴千金酬。人生万事适意耳,过眼起灭皆浮...
-
芦沟晓月·其一
...凤池西,流彩遥连碧波杳。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桂魄千层琥珀莹,蟾光万顷玻璃同。霜叶飘飘缀马鬣,沙河闪烁黄金屑。芦荻声乾风力寒,烟霏才上银河灭。往年几暇曾一临,碧波渺渺芦花深。千官振辔发归骑,月华犹在西山岑。
-
省中画屏芦雁
高堂倾动长江流,黄芦群雁满沧洲。扫开长安尘土窟,写出江南烟水秋。两雁斜飞入空阔,四雁顾慕横沙头。高风拉折苍玉干,芦花雪尽无人收。赤日飞光不敢近,但觉爽气屏间浮。尝闻画龙入神变,坐驰云雨天地游。只恐此雁亦飞去,潇潇万里谁能留。
-
靖安八咏·其八·芦子渡
我行芦子渡,西风寒日斜。海城有遗堞,黄芦吹白花。征鸿下荒渚,野鸟依晴沙。逐彼天风去,一苇登海涯。
-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二十·芦
江湖渺无际,弥望皆高芦。芦本水滨物,久疑平陆无。移根偶种植,沟浅土不污。纵横勿遍地,叶卷多葭莩。白花可为絮,长干须人扶。每当风雨夕,萧萧亦江湖。宛如扁舟过,榜人共歌呼。浩然发归兴,岂为思莼鲈。
-
静安八咏录五·其六·芦子渡
耶城东来芦子渡,万顷芦花失江路。明月清秋作雪飞,村中不见将军墓。只今海内风尘昏,移家来就渔樵伦。处处桑麻有闲地,纷纷桃李傍公门。
-
古诗云芦花白间蓼花红一日秋江惨淡中两个鹭鸶相对立几人唤作水屏风然其理可取而其词鄙野余为改之曰换骨法
芦花蓼花能白红,数曲秋江惨澹中。好是飞来双白鹭,为谁妆点水屏风。
-
看人取木绵
绿杨有花飞作絮,黄芦有花亦为絮。此絮天寒不可衣,但解随风乱飞舞。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茧中缕。均为世上一草木,有用无用乃如许。木绵有用称者稀,杨花芦花千古传声诗。
-
菩萨蛮·西风又转芦花雪
西风又转芦花雪。故人犹隔关山月。金雁一声悲。玉腮双泪垂。绣衾寒不暖。愁远天无岸。夜夜卜灯花。几时郎到家。
-
秋花十咏·其十·芦花
寒芦飒飒响风沙,直待秋来雁作家。夜擘饥翎搏未起,一汀撩乱雪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