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魏晋〕
贫居依(4)稼穑(5),戮力(6)东林隈(7)。
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
不言春作(1)苦,常恐负所怀(2)。
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
司田(1)眷(2)有秋(3),寄声(4)与我谐(5)。
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1)。
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
扬楫越平湖,泛(2)随清壑(3)回。
划动船桨渡平湖,山间清溪泛舟还。
郁郁(1)荒山里,猿声闲且哀(2)。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风(1)爱静夜(2),林鸟喜晨开(3)。
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
曰(1)余作此(2)来,三四星火颓(3)。
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
姿年(1)逝已老,其事(2)未云(3)乖(4)。
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谢(1)荷蓧翁,聊(2)得从君栖(3)。
遥遥致意荷蓧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小提示: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诗人自己为了生活不辞辛苦“戮力东林隈”的劳动过程,开头表达了竭力耕种不违初衷的想法,接着写闻道将有好收成的喜悦心情,再写到荒山去劳作,从而领略了山中的晨景,最后重申自己始终不渝的归隐之志。全诗写景形象生动,栩栩如画,有力地烘托并体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此诗当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是诗人在田舍中收获时所作,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
相关诗词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秋分
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蛰虫坏【音培】户。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
-
丙辰十一月六日与莆田洪元修王生养明族叔尔相族弟惟亨至洞别去几二年矣慨然有思
岩栖拟远人间世,翻为山深到日稀。石室雨苔还绣几,洞门秋草欲钩衣。旧邻饷客穿松至,幽鸟惊人绕竹飞。留谢烟霞写青壁,此身来去本忘机。
-
后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
我昔少年日,无事幸休居。佩弦戒性缓,每师董安于。迨兹桑榆景,始悟失东隅。屡将孱弱躯,触冒风波途。严冬朔风急,夜绝高邮湖。岂不幸利涉,为计良已疏。古人戒垂堂,况我疾病余...
-
丙辰腊八夕梦仲弟
不成归计但飘摇,岁月惟应病榻消。梦里弟兄余半面,天涯风雪是今宵。死生隔绝一官误,涕泪纵横万里遥。尚拟手营除夕莫,愿君同醉蜀城烧。
-
乙亥岁八月十五日夜同景叔知府少卿翼道提举大夫望月于河中之名阃堂兼简襄守欧三叔弼虢守孙八元忠二首·其二
秋深仍雨过,望月宴高城。列岫呈中夜,微云避太清。星沉天若扫,林迥野无声。故友知强健,应同醉五更。
-
越溪春·壬辰岁三月十三寒食日用欧公起句
三月十三寒食日,天是看花天。暖风叶叶衫罗软,被游丝、引到花边。晴绿皆香,落红如雨,迷住春船。饧箫何处吹圆。小语隔林传。几重花影柳影里,傍轻阴、细袅茶烟。金粉一双蝴蝶,人前舞过溪前。
-
祖保去岁八月二十五日亡于姑苏暂寄僧舍归瘗南山今一年矣其母忽于箧中得见旧佩香囊恸不能忍并楮钱焚其瘗处辄赋五十六字志予之悲
去秋今日寄僧房,泪洒西风裂寸肠。冢上已浇新麦饭,箧中犹见旧香囊。五年父子缘何短,万里关山恨更长。最是不堪怀抱处,梦魂时到枕帏旁。
-
与诸子集沈宪吉北山草堂分赋九松并纪席中胜事
...却因昵好更呼名。我观主人有贞骨,磊砢正与宾相直。不爱翩翩桃李华,尝怀凛凛霜柯色。耆英得九似香山,海内闻声更相集。佳晨萧爽八月中,张筵皓魄光膧胧。主人爱客赋嘉树,客子钦贤赋角弓。李生倚醉为起舞,忽发清音长啸翁。啸翁矫矫人...
-
丙午岁正月七日李大参德馨邀余偕宪副冯佩之佥宪庄仪甫为同年会燕于滕王阁相与联句四首·其一
惜别琼林十八春,江楼复喜燕芳辰。开怀不厌金尊满,取乐何妨锦瑟频。雨洗西山青历历,风生南浦绿粼粼。从今会合还公暇,同榜相看只四人。
-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籍。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