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父著作尝以所得沈元用给事歙砚遗水南林府君后七十年林氏子大鼎以端研遗余答以小诗
〔宋〕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悽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自笑老犹耽笔砚,少年莫也肯同参。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惭君锦绣段,赠我慰相思。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
壬子春分方见迎春盛开以小诗嘲之
迎得新春入旧科,独先嘉卉占阳和。今年顿被寒摧朽,应为尖头送暖多。
-
区用孺以端研见贻索余一诗为报
邂逅罗浮客,论心卫水傍。红丝劳把赠,青玉烂生光。偃月窥芸案,涵星动草堂。输他阿环丽,捧立在昭阳。
-
赠眼齿科林殿干
眼必延厥光,齿必全厥刚。裂眦不足贵,所贵者目瞭。穿龈不足畏,所畏者唇亡。故恃明者必察,恃刚者必伤。此林氏子以是语语我,我亦以是语信其医之良,因墨之右方。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
论语·19《子张篇》
...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夏曰:“大德...
-
听八十有五罗翁琴
十五抱琴眠,弹琴七十年。
-
齐桓晋文之事
...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为越公重题旧作山水图
此画寄松院,墨涩笔潦草。别来三十年,衲子尚能保。开卷漫发笑,可感仍交抱。正如故友明,卒见含欣悼。人生非金石,年华岂常好。白发不奈事,先此青山老。当更三十年,与物论寿考。题诗报青山,彼此托玄造。
-
寿将乐廖澹屋七十时仲子文陛应恩选赴南宫书以寄之·其二
长庚南耀耀天涯,梦到镛州百里花。凤绚文章常五色,鸠翔闾党擅三华。一经囊里传玄藻,四世堂前戏彩霞。试问寿筹刚七十,八千从此泛仙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