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事略
〔明〕
先妣(1)周孺人(2),弘治(3)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4)。逾年(5)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8)而生有光;又期(8)而生女子(6),殇一人(7),期(8)而不育者(9)一人;又逾年(5)生有尚,妊(10)十二月;逾年(5),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2)比乳(11)他子加健(12)。然数颦蹙(13)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14)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10)不数矣。”孺人(2)举之尽(16),喑(17)不能言。
先母周孺人,生于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十六岁嫁到我家。过了一年多,生下一女,就是淑静大姐。一年后,生下有光,又过一年,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夭折一人,另一个满周岁时也死了。又过一年多,生下有尚,怀孕足有十二个月。又隔一年,生淑顺,刚一岁,再生有功。生有功后,母亲身体比喂养其他孩子时健壮。然而,经常皱着眉头向婢女们讲:“我生这么多孩子,真吃够苦头了!”有位老婆婆端来一杯水,泡着两只田螺,说:“喝下这水就不会老怀孕了。”母亲举起杯来一饮而尽,却从此就不能讲话了。
正德(1)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2)。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3)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4),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5)母也。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溘然长逝。诸儿女见家里人哭,也跟着哭起来,可心里还以为母亲睡着了呢。多伤心呀!那时家里请来画师,为母亲画像,喊出大姐和有光来,嘱咐人家:“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下面,照淑静姐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最像母亲。
孺人讳(1)桂。外曾祖讳(1)明。外祖讳(1)行,太学生(2)。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3)并(4)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5),敦尚简实;与人姁姁(6)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母亲名桂,外曾祖叫周明,外祖父叫周行,是位太学生。外祖母姓何。世世代代住在吴家桥,离县城东南三十里地。从千墩浦往南,对着桥头直到港湾以东一带,住户聚集,全是周姓人家。外祖父和他的三位兄长,家境都很殷实,为人敦厚、崇尚简约、朴实,与村人拉起家常来,言辞和蔼,待晚辈也无不亲善。
孺人之(1)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3),灯火荧荧(4),每至夜分(5)。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6)。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7)。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8)暴(9)阶下。室靡(10)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11),小者乳抱(12),手中纫缀不辍(13)。户内洒然(14)。遇僮奴有恩(15),虽至棰楚(16),皆不忍有后言(17)。吴家桥岁致(18)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19)。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20)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20)辄留(21),有光意恋恋(22),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23),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24),乃喜。
母亲去吴家桥时,抽空就纺棉花,回到城里,总忙着缉麻线。晚上,微弱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外祖父三天两头打发人来问暖问寒,送些土特产。母亲从不愁吃愁穿,却仍然辛苦劳作,好像朝不保夕似的。冬天,让婢女们把烧过的炉灰,再和成炭团,层层叠叠地放整齐,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所有的东西都物尽其用,全家也看不见一个闲人。大孩子在身后牵着衣襟,怀里还抱着吃奶的孩子,即便如此,母亲手中还是不停地做针线活。家中打扫得窗明几净。对奴婢也宽厚有恩,他们哪怕挨了打,也都不忍心说怪话。过年时,吴家桥送来的鱼蟹果品,全家不分主仆,人人有份。所以只要听说吴家桥人来了,大家个个兴高采烈。有光七岁上,和堂兄有嘉一起进了学堂。每逢刮风下雨,堂兄总留下不走,有光尽管心里恋恋不舍,却不能在学堂留宿。母亲半夜醒来,就督促有光默读《孝经》,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母亲便十分高兴。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1)。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母亲死后,外祖母也去世了。周家不幸得了急性传染病,舅母死了,四姨嫁给顾家,也死了。全家相继死去三十口人,只有外祖父和二舅幸免于难。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1)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2),十六年而有妇(3),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4)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母亲故去十一年后,大姐嫁给王三接,是母亲生前亲自许配的人家。十二年后,有光进入官学。在十六年上,有光娶妻,也是母亲在世时订的亲。婚后一年,有了一个小女儿。每当抱起幼女,思母之情,愈加强烈。夜深人静时与爱妻谈及先母,两人忍不住相对而泣。追记母亲生平一点琐事,恍如昨日,其他的都已茫然若失了。世上竟有失去母亲的人,天哪,这有多么令人痛心啊!
小提示:归有光《先妣事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先妣事略》是明代归有光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全篇主要借回忆母亲生前的几件事情,表现母亲治家的勤俭、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文章笔意疏淡,虽写家常琐事,但读来亲切动人。
- 作品出处震川文集
- 文学体裁记叙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归有光母亲十六岁嫁到归家,十八岁生下他,二十六岁去世,当时归有光只八岁。十六年后,归有光二十四岁,已娶妻育雏,可能出于养儿更知父母恩的原因,《先妣事略》这篇怀念母亲之作就是在这时写的 。
相关诗词
-
即事效长庆体
一春文事颇从容,约略莺花不负侬。
-
初夏屏居山亭与国手刘君对奕倦偶拈长庆集得一绝句云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非我名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时郡将以倭警出师
角里先生无远略,嵩阳处士有棋名。
-
范希文
黄阁风裁第一清,宋朝名相半书生。西边经略成何事,尚劝横渠莫论兵。
-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二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
与陈给事书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
-
感事三首·其二
吾闻弇州西有西极国,积苏累块杳无极。又闻昆仑山高万余里,增城九重天尺咫。此皆钧天帝所都,聚窟亦属神仙徒。元洲长洲本幻渺,丹水赤水疑有无。又闻西方大秦国,远轶南海波斯胡。水晶作柱夜光络,绣缕织罽黄金涂。犁靬干善眩虽略妄,张骞凿空原非诬。谈天足徵邹子说,《盖地》亦列王母图。东西隔绝旷千载,列国崛兴强百倍。道通南徼仍识途,舟绕大郎竟超海。衣裳之会继兵车,跂行蠕动同一家。穆满辙迹所不到,今者联翩来乘槎。吁嗟乎,芒芒九有古禹域,南北东西尽戎狄。岂知七万余里大九洲,竟有二千年来诸大国。
-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其二
帝后登遐一忌辰,天雠国耻世无伦。那知考妣还同日,从此河山遂不春。宏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人间若不生之子,五岳奔颓九鼎沦。
-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十六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
读杨宫詹与屠太宰论事札子
古谏无专职,士庶获胥通。今者置有位,非位默而恭。卿相曷其然,出纳代天工。宫詹此札子,责善太宰公。辞严气则直,读之声沨沨。韩论及欧书,异代而合踪。既可扶国是,抑竭朋友忠。百年无此言,友道从而隆。朝廷罚台给,株连班直空。宰公乞摄旷,奏上何匆匆。略弗涉救援,于是涉迎逢。急彼故缓此,意外有牢笼。人情鄙兹疏,诋讪纷詾詾。台为风纪御,给本丝纶总。朝廷托耳目,立法由祖宗。官小系则大,责重望乃崇。愆忒以之律,邪佞以之攻。从则如水流,不从如水壅。士气要在养,养则其气充。折沮失謇谔,使之抱喑聋。天王本圣明,宰公实股肱。信之如蓍...
-
送张侍郎文渊区处哈密
...指麾坐上风云变。不愁跋涉经秦陇,几惯驰驱历周甸。直省辞家世所难,临岐解螫人皆羡。甘州城外河周遭,玉门关上冰山高。营平图略本常事,定远功名非彼曹。空庭捣穴岂不易,可忍赤子涂脂膏。闭关却使法亦有,重念王业经营劳。根盘节错器亦利,古来经济须人豪。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