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先秦〕
太行(1)、王屋(2)二山,方七百里(3),高万仞(4),本在冀州(5)之南,河阳(6)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1)九十,面山而居(2)。惩(3)山北之塞(4),出入之迂(5)也。聚室而谋(6)曰:“吾与汝毕力平险(7),指通豫南(8),达于汉阴(9),可乎?”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杂然相许(1)。其妻献疑(2)曰:“以(3)君之力,曾(4)不能损魁父(5)之丘(6),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7)土石?”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杂曰:“投诸(1)渤海之尾,隐土(2)之北。”
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遂率子孙荷(1)担者三夫(2),叩石垦壤(3),箕畚(4)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5)氏之孀(6)妻有遗男(7),始龀(8),跳往助之。寒暑易节(9),始一反焉(10)。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1)智叟(2)笑而止之曰:“甚(3)矣,汝之不惠(4)!以残年余力(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7),其(8)如土石何?”
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息(1)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3),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4)也,而山不加增,何苦(5)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6)。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操蛇之神(1)闻之,惧其不已(2)也,告之于帝(3)。帝(3)感其诚(4),命夸娥氏(5)二子负(6)二山,一厝朔东(7),一厝雍(8)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9)焉。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小提示:列子《愚公移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禦寇。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後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 作品出处列子
- 文学体裁寓言
-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列子》的原著在西汉以后便已散失。近代以来,多数学者认为,魏晋间人聚敛缀合秦汉典籍,又附益纬书、佛典之说,成此《列子》八篇。
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作为《列子》最早的整理者和注释者,张湛认为,《列子》一书不是先秦古籍。在张湛看来,《列子》一书颇多佛学思想,而语言和故事是思想的载体,这意味着《列子》的文本有一些与佛经有关。“愚公移山”故事源自竺法护的译经《佛说力士移山经》,移山神话是中古时期佛典的常见物语,《列子》的始创者曾经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法护译经。
相关诗词
-
玉楼春·青山不曾乘云去
青山不曾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著处。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语来题桥上柱。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
假山
筑园须筑山,山深气苍雅。移划郭外峰,斑驳色如赭。聊效愚公愚,丘壑凭腹写。崭严状起伏,崒嵂出高厦。累累千百族,冀得烟云惹。初为颇多趣,既则终嫌假。心毁心誉时,屡改屡取舍。洞壑乏玲珑...
-
雪楼程御史次方山房韵见寄用韵答赋三首·其三
思君隔山陂,矢心誓白水。夔蚿各自怜,人生贵适意。马头黄金羁,不易牛背睡。白发难再玄,百子空自许。南山或可移,愚公有孙子。堪舆浩无穷,俯仰一寤寐。
-
和移居韵答公愚即以送行
芗江刻烛夜阄诗,展诵吟笺月影移。万里关山劳问讯,一灯风雨入书帷。宦情似水栖身隐,世事如棋冷眼窥。廿载浮家萍泛感,愧无刘尹买山赀。
-
至定山辱庄先生赠诗次韵奉荅
稚齿穷身岂有知,偶陪高论得移时。感公不以愚顽弃,顾我何堪远大期。草阁便须终岁住,仆人休讶出山迟。归来乞得尧夫句,暮雨秋灯不断思。
-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其二
如君能办买山赀,王屋愚公亦可移。愿唱鹭门归隐曲,共吟蟫窟落成诗。元龙楼上人何在,朱鸟窗前客未窥。笑我国于蜗角左,厌厌新妇闭车帷。
-
次韵和秘书省林舍人校书寓兴五首·其五
缩手旁观哂汗颜,未知才与不才间。劳生精卫填东海,多事愚公移北山。语道此身甘发白,息机他日赖心闲。良金百炼才成器,跃冶无如铁石顽。
-
题云山楼
...后生。我楼虽小实空阔,云自往来山自横。山耶云耶两无碍,地久天长果谁在。渺茫蜃气等虚空,纵有轩窗宁足怪。为爱云山搆小楼,看山看云今白头。山形起伏只如旧,云湿云晴知几秋。门窗向山作长揖,长揖云山两俱入。推窗送山出楼去,山出云归楼自立。愚公好勤不奈闲,孙孙子子厌跻攀。...
-
满江红·游张公洞
移此山来,是当日愚公夸父。还疑请五丁力士,凿成紫府。曲蹬崎岖犹可入,悬崖逼仄真难度。只洞中蝙蝠共飞攀,羊肠路。石洼者,形如釜。石突者,形如鼓...
-
梦月夜游笔架山歌
...新酒无醒时。顷间问游下方客,落落冰玉无俗姿。吴刚修月不称职,今后其人客代之。山灵贺我促我顿首谢,我有我志请毕今夕语。我之学儒仅仅知讴䪩,我之学农仅仅习耕稼。其他一切愚过移山公,而况生平懒同嵇叔夜。尘世不愿受羁勒,天府何堪任驱驾。幸为更乞恩外恩,曲恕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