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采蘋
〔先秦〕
于以(2)采蘋(3)?南涧之滨(4);于以(2)采藻(5)?于彼行潦(6)。
哪儿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1);于以湘(2)之?维錡(3)及釜(4)。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脚錡与无足釜。
于以奠(1)之?宗室(2)牖(3)下;谁其尸(4)之?有(5)齐(6)季(7)女。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这次谁来做主祭?恭敬虔诚待嫁女。
小提示:诗经《召南·采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召南·采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述了女子采摘蘋草、水藻,置办祭祀祖先等活动,真实记载了当时女子出嫁前的一种风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其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蘋、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诗歌叙事不假修饰,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通篇不用一个形容词,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义又不完全雷同,显得连绵起伏,摇曳多姿。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召南·采蘋》这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祖的诗。《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召南·采蘩》《大雅·行苇》《大雅·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宗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
相关诗词
-
采莲曲
江南有莲花,江北有莲花。侬在江南岸,江北是郎家。泛泛采莲舟,采莲满船头。欲向江北岸,寄郎好风流。水深波浪恶,咫尺不得泊。萧萧秋渐深,芳情焉所托。
-
采莲分得底字
...明水底。芙蓉双脸百媚生,吴宫西施汉良娣。藕肠折断雪丝牵,入手花枝香??。隔岸谁家贵公子,调笑新词歌艳体。吴侬变风有如此,谁念采蘋供祭礼。
-
江南曲寄周公甫
东风吹人千万里,青蘋花发前湖水。江南女子木兰舟,却采蘋花泛流水。水流花发春光好,失时不采花应老。年少吴侬歌懊恼,白晰容颜半枯槁。倏然来去双彩凫,化作汝舄穿云衢。汝佩复解江妃珠。龙宫蛟室本不隔,相期更有潇湘客。
-
江南采莲曲
涉烟采芙蓉,湖波秋影荡。天开明镜入,鸟下青菰蒋。佳人弭轻楫,绿水歌两两。江南有愁思,落日空苍莽。
-
寄毛子霞武昌幕中
楚吟高彻雁来声,词客飘零尚甲兵。一讯怀沙淹贾傅,三为祭酒识荀卿。迷阳草长歌先断,梦雨山沈赋不成。他日江南采蘋地,潇湘多少故人情。
-
采石矶
寂寂江南采石矶,凭高一望思依依。潮回捉月人何去,烟冷凌风客不归。帆挂天门看缥缈,树迷京口故霏微。閒情莫向空亭问,妒杀蛾眉几夕晖。
-
江南词
暖气晴娇杜若洲,沙头狂客系兰舟。采蘋多少江南女,摇荡春光不自由。
-
送许洗马维桢赴南大司成
天语亲承召赐绯,镐京南去引儒衣。授书暂出金华殿,拜命新趋白虎闱。苑近士林霞并入,竹深山馆雪犹飞。汉家师傅常尊礼,计日蓬莱曳履归。
-
鹧鸪天·指剥春葱去采蘋
指剥春葱去采蘋。衣丝秋藕不沾尘。眼波明处偏宜笑,眉黛愁来也解颦。巫峡路,忆行云。几番曾梦曲江春。相逢细把银釭照,犹恐今宵梦似真。
-
赠璇上人南归
脱却尘凡守寂寥,远公门下特高标。锡飞已占吴山胜,杯度何妨楚水遥。南垄蘋蘩春自荐,北堂甘旨昼亲调。怜君独遂还乡愿,梦绕江天恨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