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齐]韵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花朝游慈恩寺
花朝寻花不见花,行行直到梵王家。周遭玄海波光合,远近翠楼烟景赊。綵衲胡僧通汉语,香酥鲜乳荐巴茶。凭高纵览乾坤胜,万岁山前五色霞。
-
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其一
宦迹重溟外,游情半日閒。妙香禅室静,灌木鸟音蛮。种叶常书偈,留云早掩关。稍闻烹水法,容我坐苔班。
-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其七
驴病比已损,秋风轻四蹄。朝游支遁寺,暮涉干吉溪。青嶂环孤村,绿波溢横堤。吾行本无定,所至穷攀跻。细推亦何乐,正类好锻嵇。自今当务本,春芜饱锄犁。
-
与张王二君弥陀寺小饮二君有惠政吾郡时王与余谈禅而张旨在玄不甚荅戏成三绝·其一
一尊萧寺鬓毛新,醉后那论主与宾。我梦未醒君梦觉,可能还唤梦中人。
-
游宝陀寺
十年望沧海,临流不能度。苍茫岁华晚,邂逅舟楫具。拂衣乘天风,挂席随烟雾。且从蛟门发,暝投翁洲住。前瞻积水深,岛屿青无数。梅岑特孤绝,遥见日出处。寄身人境外,矫首禅关路。粲粲金砂石,离离白花树。高期惬幽抱,历览增遐慕。俯伏苔磴间,庶与真灵遇。二边非可取,三观何时悟。㗳然坐忘言,目送寒潮去。
-
观花后游慈恩寺
世事知难了,应须问苦空。羞将看花眼,来入梵王宫。
-
游头陀寺上方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
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满枝。峰回山意旷,林杳竹光迟。远寺寻龙藏,名香发雁池。间能将远语,况及上阳时。
-
七月望日再游弥陀岩
弥陀岩下苍榕树,借我今年两度游。客思凄凉无奈老,水光潋滟最宜秋。便思乘兴归沧海,却恨知心远白鸥。日暮强随年少去,溪山好处尽成愁。
-
是日启行六卿台长诸公祖饯德胜门外既晚宿弥陀寺明旦别去酬寺主衍公一律
塞外一麾兼两镇,抚巡叨拜圣恩优。同朝诸老联镳送,古寺高僧扫榻留。剪烛夜谈乡思好,膏车明发宦情忧。来年奏捷应归觐,还儗停骖此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