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亭记
〔明〕
余外家(1)世居吴淞江(2)南千墩浦(3)上。表兄澱山公(4),自田野登朝(5),宦游(6)二十馀年,归(7)始僦居县城(8)。嘉靖三十年(9),定卜(10)于马鞍山(11)之阳(12)、娄水(13)之阴(14)。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澱山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崑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
忆余少(9)时尝在外家(1),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2),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3)“悠然见南山(4)”之语以为名。靖节(3)之诗,类非晋、宋雕绘(5)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6),见天壤间物(7),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8)俱。谓靖节(3)不知道(8),不可也。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现在澱山公一天比一天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然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1),而为妒媢(2)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3)未能以忘于世(4),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澱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澱山公。大概澱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
靖节(1)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1)不得而言之,公乌得(2)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3),览邹峄(4),历嵩(5)、少(6)间,涉两海(7),入闽、越(8)之隩阻,兹山(9)何啻泰山(3)之礨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10)云:“旧国旧都(11),望之畅然(12)。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13),犹之畅然(12)。况见见闻闻(15)者也?”予获侍斯亭(16),而僭为之记。
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澱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澱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澱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澱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小提示:归有光《悠然亭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六·海天亭
兀坐山亭下,悠然海上天。归墟无尽藏,须记始流年。
-
涵碧亭·其三
...玉龙出苍峡,威勇壮莫敌。风雨填空来,万夫助推激。座中起波涛,足下殷霹雳。我来纵雄观,神意了莫逆。心镜净表里,坐久万籁息。悠然到平淡,涣若春冰释。栖迟罗书记,想像刘宾客。胜缘在山閒,每至忽有得。何以谢山灵,作诗慰岑寂。
-
桂林山水奇丽妙绝天下柳子厚记訾家洲亭粗见其略余以六月六日度桂林岭欲更仆诣象属暑甚遂少留日从诸公于岩穴之下穹林巨壑近接阛阍
...老蛟压泥蟠,一笑作潭洞。孤峰起崷崒,哀壑浩呼汹。腥风噤蛙淫,冻雨落毛氄。凛凛白昼寒,瘴发立尽耸。旱气曛日黄,缩爪但阴拱。悠然四大海,敛此一毛孔。安得化为霖,蕙叶有光宠。
-
洗心亭记
...,而吉祥尤彰彰。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余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盘高...
-
柳州东亭记
...十六步,有弃地在道南。南值江,西际垂杨传置,东曰东馆。其内草木猥奥,有崖谷倾亚缺记。豕得以为囿,蛇得以为薮,人莫能居。至是始命披制蠲疏,树以竹箭松柽桂桧柏杉。易为堂亭,峭为杠梁。下上徊翔,前出两翼。凭空拒江,江化为湖。众山横环,尞阔瀴湾。当邑居...
-
钴鉧潭西小丘记
...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
-
湘州北亭
人务南亭少,风烟北院多。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
-
夏日仙萼亭应制
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
-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亭上秋风,记去年嫋嫋,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疎。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千古茂陵词在,甚...
-
醉翁亭记
...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