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江行
〔宋〕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百条大河和浩瀚的长江日夜奔流,却不能洗雪人们铭心刻骨的怨仇。
残垒(1)自缘他国(2)废,诸公(3)空负百年(4)忧。
残破的营垒因蒙古已灭掉金国而不再存留,当朝的王公大臣终于没有消灭金国而白白辜负了百年来的亡国之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1),波澜征船(2)半起楼。
而今边塞寒冷,战马都披上了铁甲;波浪滔天,战船也大半建起了船楼。
一举尽收关(1)洛(2)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然而,此番北伐,即使完全收复关中、洛阳板地,也不知道能不能消除长期郁积的对入侵者的大恨深仇?
小提示:毛珝《甲午江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甲午江行》是宋代诗人毛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仇”开篇,以“愁”结束,愤激之情,郁勃之气,昂扬之志,贯注全篇。诗中回顾了近百年祖国的屈辱和痛苦,强调宋室之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诗情超伏动荡,境界壮阔深沉。
- 作品出处宋诗精华录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甲午江行》此诗作于南宋甲午北伐战争之际。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1234年)春,宋将孟珙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主完颜守绪自缢,金亡。这一年夏天,理宗下诏出师收复三京。理宗此举迎合了人们雪耻之望,举国上下无比振奋。诗人感于时局,作此诗欢欣鼓舞之。
相关诗词
-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徒悲蕙...
-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徵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
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
使东川·夜深行
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关吏火前迎。
-
遣行十首·其十
闻道阴平郡,翛然古戍情。桥兼麋鹿蹋,山应鼓鼙声。羌妇梳头紧,蕃牛护尾惊。怜君闲闷极,只傍白江行。
-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
江行遇梅花之作
江畔梅花白如雪,使我思乡肠欲断。摘得一枝在手中,无人远向金闺说。愿得青鸟衔此花,西飞直送到我家。胡姬正在临窗下,独织留黄浅...
-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
江行早发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
-
西江行
日下西塞山,南来东庭客。晴空一鸟渡,万里秋江碧。惆怅异乡人,偶言空脉脉。
-
江行次武昌县
家寄五湖间,扁舟往复还。年年生白发,处处上青山。去国空知远,安身竟不闲。更悲江畔柳,长是北人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