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双银杏
〔宋〕
风韵(1)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2)。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3)未肯枯。
风度韵致,仪态雍容,看起来并不十分奢侈华丽,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还是显得逊色几分。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1)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是谁将这并蒂连理果双双摘下?恰似那酒醉之后的唐明皇与太真贵妃相拥相依。居士掰开连理果,情真意切,两人分享,品尝风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小提示: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瑞鹧鸪·双银杏》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是否为李清照之作仍存争议,也有人认为此作并非是一首词,而是两首七言绝句)。此词假双银杏之被采摘脱离母体,喻靖康之乱后金兵南渡,作者自己与丈夫赵明诚一起离乡背井、避乱南方的颠沛愁怀。全词将双银杏比作玉洁冰清、永葆气节的贤士,比作患难与共、不离不分的恋人,贴切深刻;尾句使用谐音手法,不仅略带诙谐而且起脱俗之效。
- 作品别称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 作品出处漱玉词
- 文学体裁词
- 创作年代1127年前后
创作背景
《瑞鹧鸪·双银杏》此词约作于李清照南渡时期,即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到二年(1128)。当时金人大举南侵,北宋朝廷崩溃。建炎元年三月,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南下奔丧,八月,起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收藏准备南下。李清照押运书籍器物于建炎二年春抵达江宁府,此词即作在行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