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
〔唐〕
二月二十二,木兰开坼(1)初。
二月二十二日,木兰花正好初开。
初当新病酒(1),复自久离居(2)。
刚好饮得沉醉,加上又远离旧居。
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1)。
初开的木兰,恍惚带几点清愁,也就更平添几分倾国之色,我正惊异于它的新艳,蓦地接到远地的来书。
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
木兰花要什么时候才有人为它卷起紫丝障。要什么时候才有人为我载以油壁车。
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馀。
把弄它的花粉,我知道它受伤很重;调拨它的颜色,尚喜其红艳有余。
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1)。
木兰花看上去像凌波微步的宓妃,它的媚态欲像轻盈的赵飞燕,怕只怕一阵轻风吹过,它会弱不胜衣裾。
桂岭(1)含芳远,莲塘(2)属意疏。
木兰花在桂岭已芳名远播,而在北地莲塘,留意的人可就显得很稀疏。
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1)。
宓妃与飞燕不信会比不过瑶姬与神女,比较比较试看究竟如何。
小提示:李商隐《木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木兰》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以赋体起而自然转入比兴,以“桂岭含芳”之木兰自况,而以居京华“莲塘”之人指令狐綯,借咏木兰写诗人从桂管归京后遭令狐綯冷遇后的感慨。这首诗是咏物诗,借物寓意,句句在写木兰花,又句句有含意,不黏着在物上,有寓意,又不脱离物。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冯班、姚培谦、程梦星解此诗为“艳情诗”,认为此诗是木兰开后,凭记忆所作之词,写诗地点可能在桂林。这种看法错误。张采田认为,此篇寓意令狐綯,言令狐綯位致通显,而宿憾终未能释。此首句二月二十日,盖暗记子直至都之日。“惊新闻远书”一句,则此诗是作者在桂管闻而赋之者,故接下来又说“桂岭含芳远”。这种解法牵强附会。冯浩认为起句月、日,似暗记到京与令狐綯相见,令狐綯情意疏淡。这种观点实缺考证。
据首句及“桂岭”二字,此诗为大中二年(848)二月二十二日作者随郑亚离开桂州赴循州(今广东惠州东)前一日作于桂林。
相关诗词
-
木兰花慢·寿泰安石监州
泰山雄胜地,人物出,必豪英。看衍庆堂中,使君才气,磊落高明。春风又临初度,正梅花、香满腊嘉平。唤取茅仙送酒,尊前共祝长生。青云居第筑初成。燕雀亦欢声。伫梦叶熊罴,祥占弧矢,兰玉春荣。山城岂能淹滞,佩飞霞、终上紫霄行。留着兰轩老笔,他年歌颂功名。
-
减字木兰花·皋兰被径
皋兰被径,月底栏干闲独凭。修竹娟娟,风里时闻响佩环。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依尽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
-
木兰花慢·即席和韵
问梅花月里,谁解唱、小秦王。向三叠声中,兰桡荃棹,桂醑椒浆。明朝濮渝江上,对暮云、平野北风凉。准拟八千里路,破除九十春光。砚涵槐影漾旗常。披拂御炉香。念人世难逢,玉阶方寸,陛楯颜行。休言举人文字,系一生、穷达与行藏。凡卉都随岁换,幽兰不为人芳。
-
减字木兰花·木樨花发
木樨花发。记向花边寻宿约。挨近罗衣。替掠烟鬟未整丝。黄昏归路。辨不分明烟外树。澹月疏帘。一丈桐阴绿到檐。
-
采桑子·木兰开后闲相忆
木兰开后闲相忆,静夜如年,好梦如烟。月落参横更不眠。当时银烛知愁思,意远如天。语转如禅。可奈秋花别样妍。
-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之作
木兰脩狝薄言回,小驻山庄镐宴开。未久秋风催辔去,讶同日影上窗来。千层锦树红兼绿,一道玉溪漩复洄。寻鹿得欣否亦可,为他岩景耐徘徊。
-
于木兰作·其一
天文漏兮野,地志阙开县。博览山海经,荒略一二见。上林牟内地,木兰辟塞甸。中外久一家,敬奉金瓯奠。
-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即景成什
山庄秋半饶清致,六辔言旋自木兰。祗以行时脩武备,肯教耽猎久游盘。云如避去拖绡白,枫似随来嵌壁丹。新月过弦澄碧落,要留此对玉轮团。
-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其一
木兰秋狝薄言旋,山馆重教此憩延。菊有黄华幽傍砌,桂馀金粟馥喷筵。隔林麋哨声迟鹿,写栋云飞影乱烟。往返停留频属咏,笺挥壁勒自年年。
-
热河启跸幸木兰之作
数日山庄庆典循,木兰时届鹿甡甡。櫜鞬早候一千骑,村落都看三百囷。向北添衣凉益峭,自西驰牍喜犹频。今年秋狝增佳话,曰有条枝执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