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诗

杜牧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京江(9)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京江流水清且滑,生出女子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1)朱粉施。

中有名叫杜秋女,更不需用脂粉施。

老濞(1)即山铸,后庭千双眉(2)

老濞依山铸钱,后庭双眉成千。

秋持玉斝(1)醉,与唱金缕衣(2)

杜秋手捧玉杯,为他歌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1)

刘濞白首叛乱,杜秋红泪双滋。

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离去落日映照吴江渡,来到绿杨垂拂灞水旁。

联裾(1)见天子,盼眄(2)独依依。

宫女们手拉手堂上拜帝王,唯有杜秋引得天子频顾望。

椒壁(1)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椒房悬垂锦幕,镜奁缠绕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1)复融怡。

发髻低垂成新宠,体态窈窕更融怡。

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月光初上白璧门,桂树生凉影参差。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

金阶新露浓重,闲按紫箫奏吹。

莓苔夹城路,南苑(1)雁初飞。

夹城青苔满生,南苑大雁初飞。

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

宫女随着羽林仗,杜秋独赐辟邪旗。

归来煮豹胎,餍饫(1)不能(2)

出游归来烹豹胎,饱食已不觉甘饴。

咸池(1)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日出咸池普天同庆,分香铜雀姬妾伤悲。

雷音(1)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雷声车后已远去,往事犹如落花飞。

燕禖(1)得皇子,壮发(2)绿緌緌(3)

神佑帝王得皇子,泼发覆额绿緌緌。

画堂授傅姆,天人(1)亲捧持。

传命杜秋任傅姆,天人由她亲扶持。

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1)帷。

虎睛珍珠缝缀襁褓,金盘犀坠镇压帷帐。

长杨射熊罴,武帐(1)弄哑咿。

皇帝长杨射熊罴,武帐逗弄声哑咿;

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1)奇。

长大不再戏竹马,斗鸡本领渐称奇。

崭崭(1)整冠佩,侍宴坐瑶池。

冠帽高高玉佩齐,后宫侍宴在瑶池。

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

眉目之间宛如画,神采焕发映朝晖。

一尺桐偶人,江充(1)知自欺。

一朝祸起桐偶人,元应尽知江充欺。

王幽茅土(1)削,秋放故乡归。

漳王幽禁封号削,杜秋被放归故里。

觚棱拂(1)(2),回首尚迟迟。

高堂瓦脊接星斗,回头遥望行步迟。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

经历四朝三十载,似梦复又疑是非。

潼关(1)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还识潼关当年吏,老吏白发已如丝。

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

来到吴江唤渡船,船翁哪知这经历?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1)

故乡四邻已改易,家园唯有荒草盛。

清血(1)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血泪挥洒去不尽,仰天叹息向谁知?

寒衣一匹(1),夜借邻人机。

一匹白绡制寒衣,深夜借用邻人机。

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1)

昨日路经金陵城,闻说杜秋声歔欷。

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

自古以来一个理,人世变化怎预知?

夏姬(1)灭两国,逃作巫臣姬。

夏姬曾使两国灭,逃走作了巫臣妾;

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1)

西施来到姑苏台,乘船追随鸱夷去。

织室魏豹(1)俘,作汉太平基。

魏豹妾俘作织室奴,奠定汉朝太平基。

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

窦姬误置代国籍,由此两朝尊母仪。

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1)

光武继承高祖业,本世出于侍婢唐儿。

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1)

珊瑚因宠灭绝高齐,自己也落得作婢舂黄米。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1)

隋朝萧后扬州被俘去,进得突厥成为可汗妻。

女子固不定,士林(1)亦难期。

女子的命运固然不一定,士大夫也同样难以预期。

射钩(1)后呼父,钓翁王者师。

射中带钩的后来被尊为仲父,钓鱼翁也做了王者之师;

无国(1)孟子,有人毁仲尼。

没有一国愿意接纳孟子,始终有人诽谤仲尼。

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

秦国由于下一道逐客令,权柄从此归于丞相李斯;

安知魏齐首,见断(1)箦中尸(2)

谁能知道魏齐的头颅,落于竹席包裹的尸体。

给丧(1)蹶张(2)辈,廊庙(3)冠峨危(4)

吹鼓手和踏弩武卒等流辈,进了廊庙高官危危;

珥貂(1)七叶(2)贵,何妨戎虏(3)支。

七朝以来插貂尾的贵族,又何妨是戎虏的支裔后辈?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苏武却得以生还,邓通终死于贫饥。

主张(1)既难测,翻覆亦其宜。

造化主张既然难以预料,人事翻覆也是各得其宜。

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

大地尽头还有何物?天的外边又能到达哪里?

指何为而(1),足何为而驰。

手指为何能把握?两足为何能奔驰?

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

耳朵为何能谛听?眼睛为何看得清?

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

自己身体还不能知晓,身外之物又何须思虑?

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

只好斟上一杯美酒,写下这首《杜秋娘诗》。

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怡。

愁闷时独自长声吟咏,还可以求得片刻欢怡。

小提示:杜牧《杜秋娘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杜秋娘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叙述了杜秋娘一生的坎坷命运,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叹。全诗一百一十二句,可分两部分:从开头到“夜借邻人机”为第一部分,写杜秋生平,以叙事为主,但叙事中又有抒慨;从“我昨金陵过”到末尾为第二部分,着重抒写诗人由杜秋生平而生发出来的感叹,但在抒情中也有叙事。诗歌风格清丽中显刚劲。

创作背景

《杜秋娘诗》这首长篇五言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春天,杜牧三十一岁。当时作者正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中,奉沈之命至扬州聘问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经过镇江,见到年老色衰而孤苦无助的杜秋,倾听其诉说平生,“感其穷且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宋代李昉《太平广记》引《本事诗》:“李锜之擒也,侍婢一人随之。锜夜自裂衣襟,书己冤,筦榷之功,言为张子良所卖。教侍婢曰:‘结之于带。吾若从容赐对,当为丞相、扬、益节度使;若不从容,受极刑矣。我死,汝必入内,上必问汝,汝当以是进。’……按李锜宗属、亟居重位,颇以尊豪自奉,声色之选,冠绝于时。乃浙西之败,配掖庭者,曰郑、曰杜。郎得幸于宪宗,是生宣宗皇帝,实为孝明皇太后。次即杜,杜名秋,亦建康人也,有宠于穆宗,穆宗即位,以为皇子漳王傅姆,太和中,漳王得罪,国除。诏赐秋归老故乡,或曰:系帛书者,即杜秋也。而宫闱事秘,世莫得知。夫秋,女婢也。而能以义申锜之冤,且逮事累朝,用物殚极。及其被弃于家也,朝饥不给,故名士闻而伤之,中书舍人杜牧为诗以唁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