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814年
创作背景
《雁门太守行》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一种:此诗创作于公元81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另一种说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公元807年(元和二年)。
相关诗词
-
《中丞行当雁门太守》拼音版
陆行疲车马,水行费舟航。
-
《雁门太守行》拼音版
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
-
《雁门太守行三首·其二》拼音版
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枥马夜方思,边衣秋未重。潜师夜接战,略地晓摧锋。悲笳动胡塞,高旗出汉墉。勤劳谢功业,清白报迎逢。非须主人赏,宁期定远封。单于如未系,终夜慕前踪。
-
《丙子楚警解严用李长吉雁门太守行韵》拼音版
妖氛欲净旄头摧,阵云万里划然开。将星烱烱五云里,血流漂杵楚天紫。枕戈雷鼾潇湘水,日已三竿犹未起。指挥能事皆如意,十万义军无一死。
-
《惩咎诗并启一首上大名张太守鄮西吴吏部少槐李翰林东岗》拼音版
于皇明祖,历数在躬。龙翔淮甸,凤时金陵。哲后继启,寔为太宗。涤宇沙汉,定鼎北平。鳦鸟肇迹,笃生我皇。文思钦明,武烈威扬。九壤流化,八叶载光。越商轶周,方轨于唐。赫赫明圣,鉴临下土。阅兹藩魏,在漳之浒。政狎民逸,不克时叙。咨汝宰臣,孰宁予处。天官曰都,张公臣邻。懿思渊塞,迈德种勋。三揖缁衣,五马白唇。锡汝淮阳,以优王宾。曰若李公,维帝喉舌。逆鳞补衮,持稷紏契。执宪匪回,万夫之特。投章出郊,藩此南国。曰维吴公,环拱紫微。县衡泰垣,曳履龙墀。三台中拆,骇慄天维。怀玦之屏,绝景超辉。象服有韡,式宴嘉会。剑履云行,徽...
-
《过太行山书怀》拼音版
...门捷,阳堡显奇迹。妙峰战北平,翼东敌逃逸。大军出雄关,满蒙斧初劈。东进抵渤海,齐鲁喜洋溢。南进战苏皖,淮泗波涛激。西征向郑洛,中原撑半壁。江淮与河汉,四望红旗立。南去海南岛,珠江风暴急。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决策赖延安,太行天下脊。一九四二年,苦...
-
《送太守卢玉润还新淦展墓》拼音版
蓟门十月多北风,道上垂杨枝已空。离筵呼酒劝行客,酒杯有尽情无穷。卢君自是同乡里,况复青云托知己。选部曾推藻鉴明,朝端共说才华美。一朝承擢守钱塘,朱幡皂盖生辉光。布宣德化耐繁剧,抚字黎庶多慈良。是邦从昔称难治,闾井欣欣乐君至。数邑豪奢自敛踪,海滨赤子...
-
《送陈太守之开封》拼音版
...,自立落雁都。坐令清平民,入市愁于菟。吾子起阳曲,而翁烈丈夫。自台徂名卿,子亦汗血驹。峨峨白云司,明月悬秋壶。大奸梗大狱,如以手拉枯。久结司寇知,或彻公与孤。旧尹新去位,宁容间须臾。子才望年资,流凡落瓯臾。横金中大夫,手握铜虎符。西落太行山,田园...
-
《题许柳溪太守卷》拼音版
经书万卷世生香,曳履星辰总雁行。列戟门墙犹谨厚,一麾江汉自循良。天垂湛露恩难并,风继甘棠业有光。谁绘柳溪溪上柳,映空膏雨似郧阳。
-
《杂体诗三十首》拼音版
...。碛砾皆羊肠。寒阴笼白日。大谷晦苍苍。息徒税征驾。倚剑临八荒。鹪鹏不能飞。玄武伏川梁。铩翮由时至。感物聊自伤。竖儒守一经。未足识行藏。【休上人怨别】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宝书为君掩。瑶棽讵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