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逢原三首·其三
〔宋〕
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1)何知向此穷(2)。
本来期望你能立功当世,谁知你却年事不永。
鹰隼(1)奋飞凰(2)羽短,骐驎埋没马群空(3)。
奸邪之辈得志用事,贤良之士却半路夭折。骐驎一般的英才竟被埋没,空剩凡马一般的庸才。
中郎(1)旧业无儿付,康子(2)高才有妇同。
可惜你没有儿子来继承家业,好在你才高妻子又贤惠。
想见江南原上墓(1),树枝零落纸钱风。
想见江南原上你的墓前,定是树木凋零,纸钱随风飘飞。
小提示: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思王逢原三首》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组诗是悼念故友王令之作。第三首悲叹王令高才被埋没,痛悼知己早逝,哀其无子,怜其贫寒,幸其妇贤。这组诗既为王令短暂的一生作了精要的概括,又为自己失去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发出了深沉真切的悲歌。
- 作品出处临川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60年
创作背景
王令字逢原,是北宋中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生活贫困却不愿仕进。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由舒州通判任满入京,路过高邮(今属江苏),当时在高邮等地讲学的王令献《南山之田赠王介甫》诗求见。王安石深为他的才华和品行所感动,遂与他结交。之后,王安石又将妻妹嫁与王令,并为他四方延誉,使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得以广为流传。然而,王令英年不永,嘉祐四年(1059)六月就以二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而早逝。王安石为此深感悲痛和惋惜,先后写了挽辞和墓志铭,寄托自己的哀思。嘉祐五年(1060)秋,王安石又写下了《思王逢原三首》这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相关诗词
-
喜雨三首·其三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前旌已带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南亩渐忻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
月下吟三首·其三
依依窗月夜还来,渺渺乡愁坐未回。素位也知非自得,白头无奈是亲衰。当年竹下曾裘仲,何日花前更老莱?恳疏乞骸今几上,中宵翘首望三台。
-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三
鹿门在何许?君今鹿门去。千载庞德公,犹存栖隐处。洁身匪乱伦,其次乃避地。世人失其心,顾瞻多外慕。安宅舍弗居,狂驰惊奔骛。高言诋独善,文非遂巧智。琐琐功利儒,宁复知此意。
-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其三
柴墟吾所爱,春阳溢鬓眉。白岩吾所爱,慎默长如愚。二君廊庙器,予亦山泉姿。度量较齿德,长者皆吾师。置我五人末,庶亦忘崇卑。迢迢万里别,心事两不疑。北风送南雁,慰我长相思。
-
行路难三首·其三
陆不必车昆崙,水不必航扶桑。恩爱苟一亏,咫尺天茫茫,三飧诣莽苍。其腹犹果然,安能飧风吸露穷岁年。纵有王子晋,安得日日好容颜。出门各自顾,他人肯容恤。千言成桃李,一言变荆棘。白刃如雪金如丘...
-
闺怨三首·其三
三殿论功拜彻侯,平阳歌舞一时收。无端却是刀环月,更遣文君赋白头。
-
晋阳贡院试士作呈侍御饶公三首·其三
棘堂清峻逼云霞,万户蜂归静不哗。昼永角声催具草,夜阑灯灺诧生花。河东岂必无三凤,绵上宁容有一蛇。闻道楚贤今识玉,连城须向国工誇。
-
古诗三首·其三
瀛海寰九区,咫尺万余里。神州与赤县,相去还有几。层峰高矗天,大泽下无底。平陆走龙蛇,白昼啸夔魅。遂使林林者,高下几歔欷。谁能致其平,为我屏妖翳。凿山湮巨壑,弥天作平地。地平天乃成,四时运元气。
-
病中即事三首·其三
浃旬不见日,冻云塞天宇。儿童相与言,雪意恐未已。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
-
和赵行之三首·其三
转喉有触讳,拭面或逢嗔。刳心踏风波,未免悔吝生。葵犹卫其足,况此千金身。山林本逍遥,无虞莫从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