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山石门精舍
〔唐〕
落日山水好,漾(3)舟信(5)归风(6)。
落日时分山水更加美好,荡起轻舟任凭晚风吹送。
玩(1)奇不觉远,因以(2)缘(3)源穷(4)。
玩赏奇景不觉深入已远,于是顺水探寻溪源幽境。
遥爱云木(1)秀,初疑路不同(2)。
遥望不禁深爱云林秀美,起初怀疑所走路径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1)与前山通。
哪知清清水流忽然折转,却没想到竟与前山连通。
舍舟(1)理(2)轻策(3),果然惬所适(4)。
拄起轻便手杖舍船上岸,所去之处果然恰适心胸。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1)。
见有四五个年老的僧人,在松柏浓荫下语笑从容。
朝梵(1)林未曙,夜禅(2)山更寂。
早晨诵经林间未透曙光,夜晚参禅山中更显寂静。
道心(1)及牧童,世事问樵客(2)。
禅心也让牧童变得宁静,人世事只好问上山樵翁。
暝(1)宿长林(2)下,焚香卧瑶席(3)。
入夜便在高树下住宿,焚着香卧席上仰对星空。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溪谷里芳香暗袭人衣,山间明月照得石壁晶莹。
再寻畏迷误,明发(1)更(2)登历(3)。
再来寻找这里恐怕迷路,天一亮启程前当再登临。
笑谢(1)桃源人,花红复来觌(2)。
笑着向这些桃源人告辞,等到花红时候再来相寻。
小提示: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蓝田山石门精舍》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纪游诗,诗的前八句写诗人于黄昏时驾上轻舟,开始出游,表现出诗人特别轻松、快适;中间八句写到达山寺的过程与到达之后的所见所闻;末八句写诗人对山寺环境的喜爱,表现出了诗人与山僧、桃源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全诗通篇显示出作者对自然的清新审美感受,叙事委曲,绘景细致,颇富审美意味。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蓝田山石门精舍》这是一首记游诗,写的是往游蓝田山石门精舍(佛寺)的经过。诗当作于诗人晚年隐居蓝田山中的辋川别业时,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前。
相关诗词
-
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二首·其一
万顷平湖石琢成,尚存越垒对吴城。如何豪杰干戈地,却入先生杖屦声。古往今来真一梦,湖光月色自双清。东风不解谈兴废,只有年年春草生。
-
从范至能参政游石湖精舍坐间走笔二首·其一
孤塔鸥边迥,千岩镜里看。折花倩人插,摘叶护窗寒。不是无相识,相从却是难。归舟望精舍,已在白云端。
-
直院卢蒲江为余作寿木怪石
草枯蓝田山,饮羽误入神。归来落清梦,起写赝虎真。槎牙虎边树,霜虬蜕修鳞。乡来一寸根,今者千岁苓。冻雪压不低,华风吹不春。落子大蔽牛...
-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
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烟归河畔草,月照渡头人。朋友怀东道,乡关恋北辰。去留无所适,岐路独迷津。
-
渔家傲·昆嵛山石门庵
人得石门山上住。弟兄手脚无安措。一日三时长厮觑。厨里去。搬柴运水投锅釜。若劝同流疾作做。心头一点你教误。我待分明说一句。从开悟。天机不敢轻彰露。
-
石林精舍
三间敞白屋,万笏列青瑶。少坐消尘虑,兴言托朗霄。天花云外落,仙乐柏间飘。不必天台畔,依然过石桥。
-
石林精舍
盘山奇以石,奇石此为最。精舍才三间,磊磊遮其外。浑沦无圭角,狰狞益古怪。步深惬静观,意寂得殊会。所以问卢龙,田畴未肯卖。
-
石林精舍
精舍四围环石林,既幽且朴静而深。室中虚白无他物,几上萧閒蓄一琴。是处畅观颇役目,此间閟景足澄心。何来橡子庭前落,乱蹋枝头归晚禽。
-
石梁精舍
得径琳琅丛,憩席烟霞宇。遥吟目空阔,俯畅意轩举。江国既欣春,吴云复不雨。山鸟与山花,争妍真静所。五年瞬息间,石梁自太古。
-
石林精舍
径寻紫芝朵,舍在碧瑶丛。狭矣忽然豁,奥如无不通。写应付倪瓒,住合是韩终。诗就频宣示,中涓惫递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