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谷行
〔唐〕
天下郡国(1)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2)!
全天下各地区千万座城池,没有一座没有甲胄兵器!
焉得铸甲作农器(1),一寸荒田牛得耕?
怎么样才能把甲胄兵器铸作农具,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种呢?
牛尽(1)耕,蚕亦成。
如果能这样,耕牛尽其用,蚕桑业有成;
不劳烈士(1)泪滂沱(2),男谷女丝(3)行复歌(4)。
就再也不需要让战士们洒泪滂沱,那时全社会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人们一边走,一边唱歌,是多么好啊!
小提示:杜甫《蚕谷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蚕谷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希望把战争中使用的兵器作为农具,出现男人耕种、女人养蚕这样一种和平的时代。当时安史之乱基本上已扑灭,因此杜甫希望战争早日停止,让战士都能解甲归田,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此诗直接给出了一个万城无甲兵的和平构想,是一幅打着杜甫深刻印痕的理想国及和谐社会诗意安居的画图。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69年
创作背景
《蚕谷行》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大历四年(769年)之间,确切年代难定,诸家说法不一。这时安史之乱基本上已扑灭,故杜甫希望战争早日停止,让战士都能解甲归田,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相关诗词
-
龙山古墓行
...深草色醉黄鸟,月白松涛咽鹧鸪。尘世沧桑不可料,百年驹隙双丸跳。不如无植亦无封,骚人无处兴凭吊。呜呼赤松子,黄石公,张良辟谷行相从,遥望三山东海东。
-
山行
局蹐川谷行,徘徊关山路。归云渡清溪,残雪在高树。初晴南风转,细响暗泉注。峰回触厜㕒,径仄涌沮洳。吴楚未解兵,雍梁困徭戍。险阻成通途...
-
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其三
炎晖焦林木,客子朝雨汗。侧见垂萝静,四岭云气断。幽崖响淙潺,竹泉远分灌。行行度谷口,黯淡惊雷电。马头风云兴,涧底蛟龙见。苍黄顾僮仆,中道已失散。
-
旸谷行一首
我闻大荒之东开旸谷,千古芳菲耀扶木。六龙腾御不暂停,朝朝挂向枝头浴。灵氛霞气飞清晓,流波常泛三青岛。甘华不种还自生,食之能使朱颜好。茫茫仙家几万里,包山之谷颇相拟。虚明别有日月光,幽深似隔桃源水。金城王屋皆可通,龙威丈人居此中。赤书读罢紫冥去,苍苔满谷生春风。接舆落魄歌凤凰,东天日望蓬丘长。麻姑若得云车下,携入玄洲不老乡。
-
密谷行
命骁锐,为声援,选步骑,发畿甸。号称一百万,一一皆精鍊。旌旗虹乱渡桑乾,绚野如花陈组练。移围布陈密谷口,吞敌出奇将伺便。前拒避贾勇,中坚已受战。天兵震天威,不异弄雷电。先驱游击队,势若风云变。雕鹗横秋空,奋翼鸷鸡犬。斯须跆藉尽八九,终了不曾还一箭。永安宫,大安殿,方待凯旋回赐宴。唯有孤臣鬓成雪,缘底眉头殊不展。智谋士见未然事,窃叹终皆非所辩。堪怜当日金源氏,谁编良将忠臣传。
-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其一
我为东齐人,君为南楚客。相逢晋水阳,结交见肝膈。丝竹列广庭,嬿婉届良夕。自谓长如此,讵知有行役。行役在塞门,念兹伤魂魄。
-
蚕诗六首·其六
嗟汝园中柘,虽肥不润身。山东行食尽,无计却秦军。
-
过阳谷店山下问小洞庭遗迹是唐时东平太守苏源明宴处
蚕尾峰头路,当年小洞庭。污邪馀水国,文物闭山灵。野草微茫白,川云黤惨青。犹疑歌舞地,笳鼓震空溟。
-
鬼谷子·谋篇
...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想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
-
鬼谷子·权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种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