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宓公琴台诗三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共三首。这组诗以宓子贱琴堂为线索,把历史上的宓子贱和唐代天宝年间的李少康、崔某这三个与单父相关的地方官吏联系起来,以此表达高适对理想政治的向往。第二首赞美当代睢阳太守李少康,前四句赞其重建琴堂,与宓子贱为异代知音;后四句赞其继承子贱的德政,把睢阳治理成礼仪之邦。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4年
创作背景
《宓公琴台诗三首》此组诗为高适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秋在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作。
相关诗词
-
《五言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修夜家无为。独步光庭侧。仰首看天衢。流光曜八极。抚心悼季世。遥念大道逼。飘飘当路士。悠悠进自棘。得失自己来。荣辱相蚕食。朱紫虽玄黄。太素贵无色。渊淡体至道。色化同消息。
-
《答二郭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
-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白云终日望,方喜见庭闱。鼎食三牲养,貂冠五彩衣。回班仪未举,反哭事俄非。寂寞苕溪路,安舆去不归。
-
《戏谢富相公惠班笋三首·其二》拼音版
承将大笋来相诧,小圃其如都不生。虽向性情曾着力,奈何今日未能平。
-
《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见说关西讣,危肠已似刀。抚膺成一恸,复魄遂三号。旧馆州名桂,新居里曰蒿。九泉休负恨,兰玉满儿曹。
-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尚象子生子,高风新又新。昔看三桧戏,今见一槐春。父祖有家法,典型如老人。傍观应自肯,自肯乃方亲。
-
《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
《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君家诗伯老师川,解道芦花落钓船。莫笑东湖秋水冷,近来新吐一枝莲。
-
《为施衢州作超览堂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为州古云乐,今盖异昔时。看公振规模,于古端似之。乃知用有馀,如体运四肢。苟能尽此道,天下何难治。
-
《四休居士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欲知四休安乐法,听取山谷老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