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宋〕
凤凰山(1)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雨后初晴的凤凰山下,云淡风清,明丽的晚霞映衬着湖光山色。
一朵芙蕖(1),开过尚盈盈(2)。
湖面上的一朵荷花亭亭玉立,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
何处飞来双白鹭(1),如有意,慕娉婷(2)。
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对白鹭,它们就好像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一样,特意停留在水面上。
忽闻江上弄哀筝(1),苦(2)含情,遣(3)谁听!
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
烟敛云收(1),依约是湘灵(2)。
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回荡在山间水际。
小提示: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江城子·江景》一般指《江神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此词为咏筝之作,写弹筝而不见弹筝人,而以闻筝所见和想象来衬托其美妙的意境。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弹筝人置于雨後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
- 作品别称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江城子
- 创作年代1072-1074年
创作背景
《江神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此词是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著名词人张先同游西湖时所作。据《墨庄漫录》载: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见湖心有一彩舟渐近,中有一女风韵娴雅,方鼓筝,二客竞目送之。一曲未终,人翩然不见。公因作此长短句戏之。
相关诗词
-
江城子·庄周蝶梦几人醒
庄周蝶梦几人醒,理圆明,了余生。老计田园,谷口傲其耕。落日西风吹败叶,云返岫,两初晴。数声高柳暮蝉鸣,淡烟横,野泉倾。千里关河,秋色满山城。晦迹人间青眼少,谁念我,养遐龄。
-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
台城风物已凄凄,牢落行人邂逅齐。秉烛相看如梦寐,片帆回首又东西。依依团扇秋仍好,脉脉青娥恨却低。一曲琵琶无限意,时时闲客思都迷。
-
江城子·和元复初赋玄圃梅花
...寒,翠袖伴朝昏。玄圃移根来万里,空怨杀,楚江云。玉堂深处护仙真。怕京尘。染芳魂。一种清香,占断百花春。只恐东君偏爱惜,桃与李,却生嗔。
-
避暑湖上与吕元膺分韵四首·其二
流水本无意,归云亦无心。人生苦多机,扰扰怀悲辛。何如命佳侣,濯足湖西浔。悠然忽忘言,嘉木鸣珍禽。起拂塘上石,坐爱云满林。
-
避暑湖上与吕元膺分韵四首·其四
三伏苦炎热,林塘自萧幽。长松荫平湖,六月如清秋。水花静窈窕,烟鸟时唱酬。携朋荐桃笙,戒僮汲新流。盥罢吟我诗,此乐复奚求。安得陶元亮,于兹共盘游。
-
香烟与兰谷同赋
宝鸭金猊气郁纷,畹兰清味静中闻。临风细仿双钩篆,伴月浓歊一穗云。旖旎向空横岫影,温黁馀蔼映帘纹。十年画省依荀座,记否朝衫侍女熏。
-
江城子·荷花
蕊宫妃子荡湘云。楚腰身。缕金裙。冉冉吹香仙坞怨迷津。几度瑶台清梦晓,回首处,却消魂。冰盘凝浴许温存。怕黄昏。引离尊。何似斜风细雨掩重门。一样凌波微步里,罗袜上,暗生尘。
-
吴姬行为四明沈嘉则买妾赋
...翠帷珠箔藏卢家。暂许春风吹裙带,未容燕子窥窗纱。妆台才掩临窗绣,皓腕霜明映罗袖。蛾眉效月一痕新,柳腰学舞三眠瘦。瘦减腰肢似沈郎,当年未许嫁王昌。不识红妆堪换马,但知绿绮可求凰。遨游忘草郊居赋,江城花县啼莺路。鹴裘时解茱萸湾,画舸偏经桃叶渡。吴阊新水泛...
-
五年前读许仙屏诗过吴城魏柳南招饮相晤席间喜而有赠
我畏风波去较迟,君因避地欲何之。湖天乍见成高会,姓字惊呼似故知。镫火送归微醉后,莺花留住晚春时。维舟更饮吴城酒,漫与骚坛共赋诗。
-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