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传
〔明〕
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别疏汤泉,诏赐藻莹,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
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珰,明年,册为贵妃,半后服用。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娈万态,以中上意,上益嬖焉。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
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暨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益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世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
故当时谣谚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
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其为人心羡慕如此。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以谢天下。国忠奉牦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
既而玄宗狩成都,肃宗受禅灵武。明年大凶归元,大驾还都。尊玄宗为太上皇,就养南官,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梨园弟子,玉琯发音,闻《霓裳羽衣》一声,则天颜不怡,左右欷歔。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能得。
适有道士自蜀来,知上心念杨妃如是,自言有李少君之术。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其术以索之,不至。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又旁求四虚上下,东极天海,跨蓬壶。见最高仙山,上多楼阙,西厢下有洞户,东向,阖其门,署曰“玉妃太真院”。
方士抽簪扣扉,有双鬟童女,出应其门。方士造次未及言,而双鬟复入。俄有碧衣侍女又至。诘其所从。方士因称唐天子使者,且致其命。碧衣云:“玉妃方寝,请少待之。”
于时云海沈沈,洞天日晓,琼户重阖,悄然无声。方士屏息敛足,拱手门下。久之,而碧衣延入,且曰:“玉妃出。”
见一人冠金莲,披紫绡,佩红玉,曳凤舄,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问皇帝安否,次问天宝十四载以还事。言讫,悯然。指碧衣女取金钗钿合,各析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
方士受辞与信,将行,色有不足。玉妃固征其意。复前跪致词:“请当时一事,不为他人闻者,验于太上皇,恐钿合金钗,负新垣平之诈也。”
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于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耳。”
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
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
使者还奏太上皇,皇心震悼,日日不豫。其年夏四月,南宫宴驾。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长恨传》是唐代文学家陈鸿撰写的传奇。作品记述的是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这幕悲剧不仅牵涉到男女主角,而且关系到江山社稷。可以说,这篇传奇是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白话版本。这篇传奇是根据历史与传闻加工写成的,同时具备了历史与传闻的双重特点,即史家笔法与虚构;在作品中兼有概述和场景两种基本叙述形态,使得整篇传奇主次分明,宛转曲折。
- 作品别称长恨歌传
- 作品出处太平广记
- 文学体裁传奇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长恨传》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年,取材于史事而加以铺张渲染而成。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反,唐玄宗幸蜀,杨贵妃被缢死。及玄宗返京,思念贵妃不已,不久即崩。元和元年(806)冬,白居易为周至县尉,与陈鸿、王质夫等暇日游仙游寺,谈及此事,于是白居易作《长恨歌》,陈鸿作《长恨传》。《长恨传》旨在补充《长恨歌》的思想内涵。换言之,它的目的是要引导读者摆脱”情”的羁绊,而运用政治眼光去解读《长恨歌》的内容。
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和陈鸿创作《长恨传》的动因,是为了让李杨“希代之事”不“与时消没”能够在民间传流下去,“闻于世”。
相关诗词
-
长安秋月夜
...,碣石潇湘万里情。年年先向离人满,岁岁还依愁处生。年年岁岁秋自好,独怜娇黛无人扫。未有容颜斗月华,自分弃掷同秋草。桂魄有恨不长圆,嫦娥无药应先老。愿得秋光守翠帏,愿随流景送君衣。与君并蒂原并吐,与君双凤不双飞。江南荡子无消息,龙城征成几时归。胡风...
-
天山曲附香妃外传
...诗人涕泪中。兴亡到眼清哀动,石鲸无恙铜仙重。圣武他年纪裕陵,冰心万古埋香冢。苜蓿离宫信有之,羌笳哀乱怨龟兹。至今弱水悠悠恨,长向西流无尽时。
-
刘子脩归湖上居赠以长句
...肘后,还能满壁画沧洲。前年击筑过燕市,昭王台边遇刘子。挥毫命酒见平生,荐引无人解知己。丹青传色出董源,晚于山水师荆关。犹恨壮观未极意,跨蹇从我游西山。风吹柳花满京阪,忽忆射陂春已晚。公卿投辖不可留,买舟直向湖南返。到家稚子候门庭,湖上芦黄枫树...
-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碗。
-
除夜长安客舍
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
-
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用韵作四首·其二
生世胡为尔许迟,况经事变与时移。论文尚喜两公在,一见何胜隔岁离。落木长江天末恨,清风朗月卷中诗。有怀曾子今冥漠,雨泪真成满面丝。
-
后中秋夕同渊清叟宗无传登觉无象宿蟾小阁
练挂河源夜欲流,略无云物碍双眸。有时长恨菱花破,今夕何须玉斧修。五载重逢馀闰岁,百年几见两中秋。更舒望海亭东啸,细把穷乡令节酬。
-
长亭怨·题同乡余成之春感词
埋长恨、英年轻误。剑气韬虹,光华难露。容易销磨,天涯芳草夕阳暮。还忍把、心期诉。惯替落花愁,红豆和、泪珠偷数。凄楚。把烟情水籁,重订玉箫词谱。宫移羽换,但弹出、别离辛苦。蓦牵起、客梦缠绵,被吹向、乱红深处。传花外、余音一曲。求凰新声暗度。
-
玉楼春·曲房小院匆匆过
曲房小院匆匆过。急鼓疏钟催又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金瓶落井翻相误。可惜馨香随手故。锦囊空有断肠书,彩笔不传长恨句。
-
长干释普济坐化
投老唯公最故人,相寻长恨隔城闉。百年俯仰随薪尽,画手空传净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