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石斋先生墓下
〔清〕
明季将板荡,盈廷乘纪纲。
维公起南服,义勇含风霜。
国是既委靡,士气多沮伤。
公思力挽之,劲弩千钧张。
明体乃达用,所重扶纲常。
是时急功利,枢辅谋不臧。
公不稍宽假,廷诤多激昂。
折槛一逆鳞,窜逐栖江乡。
雷霆未息怒,中外申救章。
遂兴党锢狱,几罹不测殃。
株连数十人,我祖同琅珰。
囹圄笺楚《骚》,与公相订商。
载之序例中,考据得悉详。
其后各赐环,事势殊仓皇。
大厦非一木,公身与俱亡。
公留心经术,为后学津梁。
《周易》与《孝经》,大义多阐扬。
所传十二书,存大涤讲堂。
诗歌尽散失,家不什一藏。
曾贻我祖诗,断墨双缣缃。
一字一涕泪,至今留耿光。
丰碑何峨峨,松楸何苍苍。
系余忝子姓,匪徒梓与桑。
典型肃再拜,立马空徬徨。
王程迫明发,芜词代椒浆。
浩歌北风起,落日吹昏黄。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阳]韵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拜文公先生墓下
暝投大林谷,晨登崒如亭。高坟郁嵯峨,百拜双泪零。白杨自萧萧,宿草何青青。悲风振林薄,猿鸟为悲鸣。音容久寂寞,欲语谁为听。空使千载后,儒生抱遗经。
-
濂溪先生墓下作
下马看幽碣,匡庐大麓西。樵人知禁采,有道自留题。鹿洞分青嶂,莲花印紫泥。中天一片月,万古照濂溪。
-
拜奇零先生墓
廿载横流息逝波,乾坤难造旧山河。《狱中书》是勤王檄,《海上》诗为《正气歌》。天意何曾忘肃杀,人心无奈厌兵戈。祇今荒冢南屏下,碧血谁将片碣磨。
-
题黄石斋先生手书诗册
...嵽嵲,往事谁涂炭。步艰庙弗灵,穴殉身能办。从容投笔余,正气归天汉。前此梅岭头,后者榕江畔。碧血共荧荧,千古星辰烂。当其誓墓时,怆切松楸恋。夫岂非人情,诸子亦在念。躯发一朝捐,民彝胥荷担。遗墨宝人间,精芒摄流电。读之感概深,临风再三叹。
-
寄题龙溪黄氏璞园学舍园在黄石斋先生邺山书院之旁
...逢百六运,不废礼乐因干戈。三易群经有述作,疏说贯串祛其讹。况今清晏尚儒术,礼门义路平不颇。后生游谈但束阁,谁溯后海穷先河。璞园之作志景仰,用意非独耽烟萝。学比登山互鞭策,工得居肆群切劘。连屋之书拂云树,讵让山林人姓何。我少失学老而悔,诵芬...
-
赠石斋先生十首·其三
三年留絮酒,不到一峰坟。老泪空缘梦,遗碑未有文。堪封疑此墓,谁为达明君。今日先生往,能无感激人。
-
答黄石斋先生
问俗停车到海湄,羽书那敢论安危。孤城吹笛思当日,中夜闻鸡岂异时。北望烽烟萦梦远,东瞻林墅出山迟。苍生极目堪流涕,何日纶巾一视师。
-
赠石斋先生十首·其十
烟霞非痼癖,造物惜声名。当道烦连疏,先生着不行。秋青南海水,月满五仙城。去去逢明主,应谙子母情。
-
壬午秋雨中访石斋先生
共快其濛雨,公来亦自东。子舆友天下,弘景相山中。练界千峰瀑,松承众壑风。时贤无大小,于迈总从公。
-
拜扫易斋先生墓·其一
行乐今非少壮时,一樽聊以酹吾师。只鸡岂敢方前辈,下马犹能慰所思。原上松杉新种植,望中桃李半披离。归途剧饮赓新句,颠倒纶巾不自持。